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8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89篇
教育   16681篇
科学研究   2099篇
各国文化   343篇
体育   615篇
综合类   757篇
文化理论   438篇
信息传播   3019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4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841篇
  2014年   1854篇
  2013年   1707篇
  2012年   1800篇
  2011年   1998篇
  2010年   1754篇
  2009年   1630篇
  2008年   2518篇
  2007年   1879篇
  2006年   1259篇
  2005年   1146篇
  2004年   762篇
  2003年   560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生态文明:延续人类生存的新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2.
赵星 《记者摇篮》2006,(4):60-61
在信息爆炸时代,大众传媒给一代人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中电视的影响可谓最大。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电视有它的教育功能、传播新闻功能;另一方面,它造成了人们对电视的依赖,越来越多的人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电视机前,当前摆在我们电视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电视媒体怎样才能有效应对人们思想意识多元化,怎样不断增强电视媒体舆论引导有效性,提高舆论引导总体水平,使之在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找准思想性与贴近性的结合点一般来说,公众舆论是群众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口头反映,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雏型,它带有公开性、…  相似文献   
153.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标识?当我们说传统文化的时候,这是个非常莫衷一是的、模糊的、相当泛化的概念。”梁晓声严肃而坦率,“作为个人,生活在当今中国,他想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东西、怎样过年、唱什么歌曲,这个没有必要讨论。如果这不影响他文明起来,这完全是个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54.
李鹏 《新闻爱好者》2006,(8S):56-56
“城乡热线”栏目是改版后的《河南日报(农村版)》开办的,开办一年多来,刊发了许多舆论监督的稿件,充分发挥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我们知道,舆沦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监督形式,是当代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制约机制,具有保障社会良性运行的作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入,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河南日报(农村版)》的“城乡热线”栏目在正确利用新闻批评的武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上,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5.
张兆忠 《天津档案》2006,(10):20-20,23
建立现行件服务中心,向社会开放现行件。不但是档案馆传统职能的拓展与延伸,而且已经逐步成为档案馆的一项新的法定职能。2005年,王午鼎等30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在档案法中增写“档案馆应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场所”的《修改档案法议案》,全国人大教科卫委员会将对此进行调研。因此,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现行件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对于搞好现行件服务中心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笔认为.现行件服务中心具有。六项功能”。即:  相似文献   
156.
刘瑛 《兰台世界》2006,(7X):2-3
档案的开放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我们国家档案开放的步伐起步较之国外晚,而档案所显现出来的作用也才逐渐被世人所认识。档案开放对公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7.
张超 《新闻窗》2006,(5):17-18
由于网络特有的虚拟性,给制造不文明网络行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网络空间的无国界性客观上也促进了不文明行为的传播,再加上资本运营的逐利性,网络上逐渐兴起了一股“低俗之风”,对主流文化的传播形成了严重威胁,并产生了大量的社会负效应,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明风暴”,矛头直指各种不文明的网络行为。如何抵制庸俗网络信息侵蚀,引导网站和受众对网络文化进行正确的生产和消费,进而在网络世界中彰显先进文化的主流价值取向,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8.
2002年1月,杨浦区委作出了三年内创建市文明城区的决定,并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在全区进行部署。区档案局积极响应区委号召,把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列入重大活动进行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159.
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但是,没有被报道之前的事实是自然的存在,被报道之后的事实就变成言说的事实了。从“自然”到“言说”的转变过程中,媒介除了要追求事实的还原性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同样的内地禽流感疫情事实,内地《人民日报》,香港《东方日报》,台湾《中  相似文献   
160.
文明办网,网络媒体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9目,干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北京14家网络媒体发起文明办网倡议,展开声势浩大的文明办网活动;次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社评,肯定该倡议,相关机构发表响应书,表示对文明办网的坚决支持和积极响应;随后中央重点网站、地方网联发起响应书。至此,由北京干龙网等14家网络媒体发起的文明办网遂形成全国范围的行动,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为网络媒体在国内诞生以来所仅见,文明办网的倡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