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90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不孝的李密     
在批改中学生作文时,我们发现,不少中学生的成语使用量微乎其微,使用成语的能力普遍偏低。其主要表现有四:一是整段整篇不使用成语;二是偶尔使用几个连小学生也会使用的常用成语;三是成语使用不当,甚至滥用成语;四是成语运用差强人意,行文板滞,生硬,几乎无文采可言。正因为如此,中学生作文中成语迭出、妙语连珠的句子(语段)也就少得可怜。怎样让学生在写作中习惯于广泛运用生动形象而又言简意赅的成语,让成语成为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笔者认为.这也是广大语文教师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2.
六朝文学批评视野中的情采关系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朝批评家在"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的背景下,逐步认识到诗歌具有重情感、重文采的特质,并且要求二者的互动统一.尽管情采论见诸于创作实践,出现了轻"情"重"采"的偏差,但也毋庸置疑,较之于传统的文质说,此论显然更为深刻地触及到诗歌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3.
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要求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背景中,思考人文素养与发展的话题.境界开阔,气象宏大,一改往年高考作文题中常见的政治教谕、道德内省的程式,让作文成为一次庄严的思想之旅。它给人的感觉确实如命题组在说明命题思路时所说的那样.有着与浙江的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相适应的“大气”。  相似文献   
124.
本采取献资料法、信息查询法等方法,对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科学训练和中等的运动强度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5.
别林斯基认为,章内容再好,如果没有采,“有如一个面貌丑陋而心灵却伟大的女人,可以对她敬仰,但要喜欢她是不可能的”。何况,考场作由于篇幅所限.与其在不易打造“亮点”的内容上孤注一掷,不如在章的“外衣”——语言上精心包装。  相似文献   
126.
现在我家里有三位中学语教师,还有几个参加过高考的甥侄辈。我真的很同情他们,为他们长期被语课所折磨而感到悲哀和不平。他们整天在语课中艰苦奋斗,却几乎没有人能将一篇章写得通顺而有采。也就是说.他们过了教学关(都是省市级重点中学教师),也过了考试关(都考上了大学本科),却没有过语言表达关,  相似文献   
127.
最美丽的鸟     
椰风 《中学文科》2003,(11):10-10
  相似文献   
128.
讲究文采是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刘勰说:“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雕缛”就是修辞和文采。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缺少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不会流传久远。可见讲究文采的重要性。那怎样才算是有文采呢?《考试说明》中对“有文采”的要求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写作时,怎样才能做到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129.
组建Intranet     
赵青 《教育信息化》2004,(11):28-29
文采用了快速以太网作为Intranet组网技术,详细介绍了Intranet的组建过程。Intranet安装之后,经过一定的设置,应具有共享网络资源、浏览网站、收发电子邮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0.
元杂剧曲词很好地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词的创作经验,大量吸收、加工和提炼了当时鲜活的生活语言,善于运用各种语言修辞艺术,开拓了我国丈学语言的新天地,形成了既典雅又质朴,既富有文采又不废本色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