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194篇
科学研究   4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30篇
综合类   9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两名不同水平男子铅球选手投掷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使用高速摄像对两名不同水平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选手投掷时身体环节的速度变化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两名运动员最后用力时身体重心和胸部的速度变化存在明显区别,身体投掷一侧各环节的速度变化也有所不同.制定了推铅球最后用力身体环节速度递增系数.  相似文献   
3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阜阳师院4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①在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上,实验班学生课堂提问的次数,与对照班有显著性差异。探究式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②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方式方面,实验班学生更懂得利用学校资源进行课下探究,能积极主动的学习;③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取得和传统教学法同样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项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33.
少年铅球运动员的素质训练,一方面为现在学习技术取得好的运动成绩所需要;另一方面更为将来成为高水平运动员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所以,少年铅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至关重要。如何把少年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抓好,打下坚实的蛙础,将是影响运动员整个运动生  相似文献   
34.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专家咨询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对一、二级水平男子铅球运动员进行旋转技术的教学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一、二级水平男子铅球运动员完全能够掌握旋转技术,合理使用此技术能够取得较背向技术更为优异的铅球运动成绩,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旋转技术的生物力学优越性,为国内男子铅球运动员学习、掌握旋转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分析法,选用超等长肌力练习作为教学手段,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经过七周的训练之后发现超等长肌力练习能有效地提高女子铅球的技术动作、运动成绩及其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36.
铅球     
《中华武术》2015,(2):64
技术采用何种技术,应结合运动员的个人特点。例如,身材高大的男子铅球运动员经常采用旋转式推铅球技术,这样会使他们能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投掷场地。  相似文献   
37.
《中华武术》2015,(2):2
国籍:新西兰出生日期:1984年10月6日项目:铅球2014年11月22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田联年度盛典上,新西兰铅球运动员瓦莱丽·亚当斯获得了国际田联最佳女运动员奖项。主要成绩:2014年5月9日,多哈钻石联赛,冠军,成绩20.20米2014年5月29日,洛桑钻石联赛,冠军,成绩20.42米2014年6月5日,罗马钻石联赛,冠军,成绩20.01米  相似文献   
38.
采用SIMI Motion3D运动图像解析系统对参加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铅球前8名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通过运动学的相关指标参数,分析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技术特点。结果表明: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最后用力准备加速阶段身体姿势规范,用力顺序合理,但制动效果不理想;在最后用力阶段,投掷臂能够维持在一个比较理想的位置,但铅球运行的距离较短,肌肉爆发用力不足。  相似文献   
39.
<正>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造成中小学生铅球训练中挺身不足的主要原因,并从训练方法,学生训练心理引导,相关素质练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预防对策,旨在为各学校运动队铅球训练水平提升提供理论参考。1投掷铅球动作中有效挺身支撑重要性的生物力学分析投掷铅球的最后用力动作是一个看似简单,却相当复杂的一项技  相似文献   
40.
田径运动教学一直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但近年来,因为教学安全问题,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及练习形式、评价方法的单一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本课受当前学生学生健康测试结果中显示的,中学生上肢、胸部、腰腹肌等力量素质持续不良状况的影响,试图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并重获自信,进而掌握技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