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77篇
科学研究   52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19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1.
谢弦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6):38-42,46
区域品牌战略是“海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区域品牌的内涵与特征、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关联分析,进而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创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12.
区域品牌视角下的海西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品牌战略是海西区域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海西"区域经济发展与加速崛起的重要路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区域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必须关注集群发展和区域形象问题.因为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构建的基础.区域形象是区域品牌差异化发展的软性因素.  相似文献   
313.
文章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现状和机遇,提出了新时期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四条建议:一是继续发展种苗产业;二是持续推进品牌农业;三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四是做强两岸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314.
城市在区域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发展直接带动和影响整个地区各方面的发展。文章通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计算2004-2009年海峡西经济区内20城市实力综合得分并分析了城市实力的发展动态,经济区内这20个城市的实力综合得分差异很大,表明海西经济区内这20城市的实力差距很大;从2004年到2009年这6年间20城市的实力均得到提升,但是由于城市实力增长能力不同,致使城市实力的差距更大,因此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城市实力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315.
以2006-20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市所辖的152个县的人均GDP为研究指标,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计算Moran’s I指数并绘制出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经济空间格局热点演化图,分析海西经济区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对其经济发展敛散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海西经济区各县市人均GDP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经济发展呈集聚态势。(2)Moran散点图中各象限的散点自2009年逐渐向中间聚拢,"海西"地区各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缩小,但考虑地理空间相关性之后进行σ收敛检验,发现σ收敛值显著降低,但是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收敛趋势,表明各县域经济增长的差距又呈现出增长的趋势。(3)"海西"地区经济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冷点区主要位于西部地区。其中,厦门市的中心辐射带动作用高于福州,在其带动下,形成了以三明市、明溪县为中心的次热点中心,有效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16.
公示语具有警示、告知及宣传三种功能。海峡西岸经济区出现了许多新的英汉双语公示语。但其英译立足于原文和原文读者的反应,英文译文存在许多问题。以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公示语的英文译文首先要以是否达到预期交际目的为中心,要符合原文本的预期目的,在此基础上译者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特征、表达习惯及约定俗成的规范表达.便于译文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