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1882篇
科学研究   436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8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科研课题定题情报服务及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充分发挥科研课题定题情报服务的作用,文章结合查新服务的优势,提出通过查新服务参与科研课题定题情报服务的过程来优化定题情报服务,并对图书情报人员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
就像米克·巴尔说的:"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总是要从一定的‘视觉’范围内描述出来。要挑选一个观察点,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无论所涉及的是‘真实’的历史真实,还是虚构的事件。"  相似文献   
24.
文章在对图书馆职业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在当今图书馆职业中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优秀人才进入图书馆职业后很难长期留下,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整个图书馆职业的活力.遗憾的是,这种状况还有继续发展和蔓延之势.文章就其表现、危害和认定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5.
调频多工器是调频发射系统中的咽喉,本文从应用角度介绍了我台TS1-80n型10kw调频多工器的基本组成和原理,详细阐述安装调试的过程,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26.
《现代声像档案》2006,8(1):34-35
球场上球员撞伤记者、撞坏器材,摄影师的损失究竟该由谁承担?1月26日,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对国内首例球员撞伤记者案做出一审判决。根据判决,作为省港杯赛事组织者的广东省足协需向摄影记者王世儒支付32234.15元器材损失费并同时支付1299元的案件受理费。这是国内首起因体育赛事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也是首例体育记者向赛事组织者索赔并得到法院相应支持的判例。但原告王世儒对法院判定的赔偿数额并不认同,于2月9日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27.
探索网络环境下信息咨询服务之模式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吴志红 《图书馆论坛》2004,24(2):148-150
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网络环境下信息咨询服务的模式,力求拓展咨询服务的内容,深化咨询服务的层次,开创咨询服务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8.
图书馆SDI服务中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以及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从SDI服务质量入手,分析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揭示各个因素在 服务全过程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介绍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对高等数学《定积分应用》教学进行的探究.注重"引、思、探、练"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进行学习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30.
甲骨文以往被释作"阜"的字,主要有■等四种形体。关于"阜"字的解说,或以为象土山,如《说文解字·阜部》:"■,大陆,山无石者。象形。凡阜之属皆从阜。■,古文。"段注:"象形者,象土山高大而上平,可层絫而上,首象其高,下象其三成也。"现代学者或以为象阶级类建筑,如徐中舒(1989:1507-1508):"古代穴居,于竖穴侧壁挖有■形之脚窝以便出入登降。甲骨文自字作■等形,正象脚窝之形,作■者乃其省体。"此外李孝定(1965:4129):"■■象山之阪级峻峭崚嶒。"此显然糅合二者为说。结合字形与甲骨文用例,我们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不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