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梁勉 《收藏》2008,(4):116-117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两件一组的金代相扑俑(图1)。这两件俑1986年出土于陕西渭南,左边俑通高31厘米,通宽12.5厘米,厚10厘米。右边俑通高29厘米,通宽14.2厘米,厚11厘米。两俑上身赤裸,下身只穿短裤。  相似文献   
32.
从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看中国传统武术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待传统武术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仍然是当前的热点。文章查阅了大量资料,借鉴韩国和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分析得出传统武术在当代的发展应当:依靠政府出台相关的保护政策;传统武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回归大众;广泛开展竞赛,才能促进传统武术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3.
肖雯 《大观周刊》2012,(47):44-44
所谓相扑(すもう)是指两人在土表中角力的一种格斗技,一方将对手扳倒 或推出土表外即为胜者。一般人只要提及相扑就会自然而然认为它是日本的国技,其实虽然相扑在日本文献中最早可溯及至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前 ,但直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时日本才将相扑定位在“国技”这个地位上的。 尊为日本"国技"的相扑,是日本人特别喜欢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比赛时近乎全裸的两个大胖子在直径4.55米的圆形"土表"上,扭在一起,进行角逐。  相似文献   
34.
王雄 《中华武术》2006,(8):50-51
他是日本相扑最高级别第64代横纲曙太郎,身高203米,体重223公斤,一场2005《武林风》环球拳王争霸赛让与他与陈家沟太极拳高手王战军站在了比武台,这是日本相扑“较劲”中国功夫。两个来自异国的年轻人经过四个回合的较量,其结局让台下观众连连称奇——[编者按]  相似文献   
35.
相扑是发源于中国的一项特殊运动。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奈良时代中国的相扑传入日本后,与日本传统化一见钟情,经过了胚胎、萌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最终发展成为融宗教、礼仪、哲学、美学为一体的综合化体系,成为日本传统民俗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日本社会,相扑运动依然生机勃勃,与高科技电脑网络同时活跃在现代日本民众生活中,并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影响着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36.
日本大相扑的正式比赛是在一座顶部为6.7m的四棱柱土坛上进行的,这个土坛日本人叫它“土俵”。建造土俵的土是专门开采的,而比赛场地所圈定的界限是由稻草编成的袋子,袋子中充填粘土、砂之类东西而形成。这个草袋子也叫做土俵,把土俵埋入土台顶部的表面便形成清晰的界线(见图)。在大相扑竞技台上的界线有两种:最外边的界线是一个被切掉四角的正方形,该正方形的边长为5.70m。正方形内有一直径为4.55m的圆的竞技圈,竞技圈的四正位各有一处向外移埋的俵,与竞技圈形成两个缺口。最初的大相扑比赛是在室外进行的,竞技圈留下八个缺口以便将雨水打…  相似文献   
37.
《中华武术》2004,(5):14-14
为纪念中日通航30周年,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日本相扑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和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协办、中国武术协会承办的“2004大相扑中国公演”4月13日在北京饭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专程从日本赶来的4名力士在现场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发布会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王钧、日本相扑协会理事长北之湖敏满、中日  相似文献   
38.
郝招 《家教指南》2004,(1):97-98
敦煌壁画中的"相扑"画面"和敦煌文献中的"相扑"一词所展示的意义,是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用来欣赏和娱乐的乐舞表演形式,它与现代日本流行的相扑运动在性质意义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39.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方法整理分析《水浒传》中的相扑高手及其社会分层,并对相扑技术和规则做了系统挖掘,主要结论:《水浒传》中的相扑高手众多,既有男性也有女性,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相扑活动普及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水浒传》中的相扑技术既有以勇猛取胜的也有以巧取胜的,与现代相扑不同的是允许拳击和脚踢。《水浒传》中描写的燕青打擂是比较正式的相扑比赛,有一套严格完整的场地、服饰及比赛规则,其它的相扑基本都是相扑双方因矛盾而产生的争斗,甚至是性命相搏,只是把相扑作为一种格斗技巧,不遵循一般的规则。  相似文献   
40.
文章通过对“角抵”和“手搏”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在部分文献资料中还存在有相关“角力”、“角抵”、“角抵戏”、“手搏”等词语混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对古代武术典籍的研究。对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的竞技活动“角抵”和“手搏”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认为“角抵”与“手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对研究古代武艺至关重要,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