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306篇
科学研究   98篇
体育   649篇
综合类   229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本研究应用冥想念动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对肌群的协同控制能力,有效提高其完成运动动作时的力量。方法:16名受试者随机分成A、B两组。均进行负重屈肘练习,重量12RM,重复10次,每天3组,每组负重训练完成后,A组放松休息,B组平卧进行冥想念动训练,共训练30 d。采用美国产MERAC等速测力系统测试训练前后肱二头肌在各种收缩状态下的Peak Speed或Peak Torque来评价受试者的肌肉力量。结果:训练后,冥想念动训练的B组的等张收缩力量、等动收缩力量均要优于只进行常规训练的A组。而两组间等长收缩力量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冥想念动训练方法有效地在受训者神经系统中固化了动作过程中撷抗肌的拉长或放松模式,从而明显地增加了受训者完成运动动作时原动肌与撷抗肌的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2.
运动想象已被广泛地应用在BCI系统上。传统对脑电信号分析主要集中在特征提取和分类上,本文分别从左右想象脑电信号的频域、时域和脑地形图上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左右想象脑电信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3.
表面肌电信号分析评价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和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和分析应用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指标评价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和敏感性,方法:选取健康无专业运动男、女大学生各10名,进行3个膝关节角度(90°、60°和30°)×3个运动负荷(40%MVC、60%MVC和80% MVC)共9次静力性等长疲劳实验,同步记录sEMG信号并进行线性和非线性信号处理.结果:sEMG信号分析指标表现出单调性变化,且采样序列线性拟合具有显著性.膝关节角度、运动负荷和性别对各指标的变化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应用非线性分析指标评价肌肉疲劳具有很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4.
鞋底类型和步行速度对行走相关肌群平均肌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据跟掌高度比例关系确定的鞋底类型和步行速度对行走相关肌群表面肌电平均振幅(AEMG)的影响,为研究行走神经肌肉运动控制规律和研制具有保健作用的各类运动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0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穿着具有不同类型鞋底的运动鞋(负跟鞋、平跟鞋、中跟鞋和船型鞋),分别以0.82 m/s和1.64 m/s速度匀速行走.检测行走相关肌群(身体右侧的胫骨前肌、内侧腓肠肌、比目鱼肌、多裂肌、竖脊肌、股外肌)表面肌电平均振幅.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步行速度对各被检肌群AEMG都有显著影响,鞋底类型时竖脊肌(F=5.52,P=0.002)和比目鱼肌(F=4.26,P=0.008)有显著影响,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多重比较发现,穿着船型鞋和负跟鞋快速行走时竖脊肌AEMG显著高于平跟鞋和中跟鞋,穿着船型鞋时比目鱼肌AEMG显著高于其他三种鞋;慢速步行条件下鞋底类型对被检肌群无显著影响.结论:鞋底类型可以改变人体在快速行走时部分行走相关肌肉的平均肌电水平,其原因可能与鞋底类型改变所引起的行走姿势和神经肌肉运动控制模式发生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5.
大鼠骨骼肌纤维化形成过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动态变化规律理解骨骼肌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进一步分为损伤后第1、2、3、7、14、21和28天组.模型组采用局部钝物打击造成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免疫组织化学法同步观察大鼠骨骼肌纤维化形成过程中IGF-1、TGF-β1的表达,并采用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对表达强度变化进行分期.结果:1)模型组IGF-1在损伤区域的表达显著上调,除了表达于再生肌纤维外,在肉芽组织和增生的结缔组织中也可见阳性表达,在塑型期尤为明显.模型组IGF-1表达强度呈倒“V”字形变化,可分为3期:损伤后第1~7天为第1期,损伤后第14~21天为第2期,损伤后第28天为第3期,其中第2期最高.2)模型组TGF-β1表达显著上调,主要表达于新生肌细胞和细胞间质,表达强度呈现“V”字形变化,也分为3期:损伤后第1~2天为第1期,损伤后第3~14天为第2期,损伤后第21~28天为第3期,其中第2期最低.结论:IGF-1、TGF-β1在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均高水平表达.在损伤期和修复期,二者可能共同参与骨骼肌再生和细胞外基质再生,并且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在组织塑型期,二者均高水平表达于细胞间质(特别是增生的结缔组织),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骨骼肌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6.
覃书颖  李珊 《大众科技》2021,23(7):87-90
小儿肌性斜颈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早诊断早治疗对斜颈患儿的预后及生长发育具有关键意义.文章就近年来临床上运用推拿手法以及联合针刺、小针刀、穴位贴敷、中药外敷、理疗、运动疗法等手段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发展和疗效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7.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nsorimotor cortex during motor execution(ME), voluntary, stimulated and imaginary finger flexions were performed by ten volunteer subjects.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data were recorded according to the modified 10-20 International EEG System. The patterns were compar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motion-evoked EEG signals focusing on the contralateral(C3) and ipsilateral(C4) channels for hemispheric differences. The EEG energy distributions at alpha(8—13 Hz), beta(14—30 Hz) and gamma(30—50 Hz) bands were computed by wavelet transform(WT) and compared by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The timefrequency(TF)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existed a contralateral dominance of alpha post-movement event-related synchronization(ERS) pattern during the voluntary task, and that the energy of alpha band increased in the ipsilateral area during the stimulated(median nerve of wrist) task. Besides, the contralateral alpha and beta event-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ERD) patterns were observed in both stimulated and imaginary tasks. Anoth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mean power values of gamma band(p0.01)between the imaginary and other tas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gnificant hemispheric differences such as alpha and beta band EEG energy distributions and TF changing phenomena(ERS/ERD) were found between C3 and C4 areas during all of the three patterns. The largest energy distribution was always at the alpha band for each task.  相似文献   
128.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概念多,感性认识少,知识抽象,特别是涉及生物电信号在神经元上传导的相关内容,教材并未设置实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完全观察不到相关现象,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本节教材设置的实验"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操作相对简单,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不困难,不管学生还是教师都有时间进一步探究,所以笔者设想可以在完成教材实验规定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对牛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进行观察记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9.
利用示波器处理电信号,将无法直接观测的交变电信号转换成图像,以便于测量。无线电实验中很多实验都要用到示波器,正确灵活地使用示波器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本文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利用示波器简明处理电信号。  相似文献   
130.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因铜代谢和氨基酸代谢障碍而致的肝、脑内神经节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运动减少,肌张力亢进,如帕金森氏病、不自主震颤、屈肌张力增高,出现许多特殊姿势,如头向前倾、颈肌强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