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973篇
科学研究   88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76篇
综合类   119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2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陶渊时反反复复地说到“回归”,说到对上古的怀念与向往。通观陶渊明的诗文和思想,这实际上表现了他对道的不懈追求和向往。如果放在中国民族文化的背景中考察,这种“回归”情结,是中华民族心理特点和诗人所处时代交汇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形响着他们自己的成长与成才,而且还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自卑、多疑、抑郁等,所以,引导他们克服和摆脱这些心理障碍,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3.
贾平凹是当代有重要影响的乡土文学作家,浓厚的乡土情结已成为贯穿其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贾平凹小说乡土情结是发展的,经历了一个欢乐-忧郁-困惑-绝望-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64.
“自传性书写”是20世纪以来一种重要的书写方式,法国女作家杜拉斯一生热衷于书写其少女时代的情爱经历,并一次次地将之加以“改写”与“美化”。运用并引申拉康的“镜像场景”及弗洛伊德的“自恋”等精神分析的理论,阐析杜及同类作家热衷于“自传性言情书写”的原因,并试图通过分析杜在真实基础上的“改写”指向,剖析于此透露出的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65.
读者来信     
杜老师:您好!我是安徽大学一名大四学生,是个很内向的人,胆子很小,自卑。现在经常失眠,原因有几个方面,情感,学业,还有以后的未来,总是对未来没有信心,对自己没有信心,在感情上曾经受过挫折,虽然现在拥有爱情,但是很少能感受到幸福,很少开心。自己处在这个年龄应该是朝气蓬勃的,事实却不是这样,我整天忧心忡忡的,好像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越是失眠越是严重,又不想去看心理医生,头好痛,整天精神恍惚,学习状态很差。从小我的生活环境就比较压抑,爸爸和奶奶都重男轻女,根本不去关心我,妈妈为了证明女的并不比男人弱,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  相似文献   
66.
评述了费恩曼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兼及其教学风格,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及科研成果等等。  相似文献   
67.
李永霞 《海外英语》2011,(6):247-248
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情结核心内容是女孩子渴望代替母亲,占有父亲的爱。基于此理论,该文分析了简·奥斯汀的小说《爱玛》,并且发现女主人公爱玛具有恋父情结。爱玛的恋父情结主要体现在她对母亲两个层面的意义的替代:现实意义的和象征意义的替代。作者在故事伊始就确定了第一个层面:深爱着父亲的爱玛早早就成为庄园女主管,完成了对母亲现实意义的替代。故事情节的铺陈逐渐揭示出第二层面的意义:通过嫁给父亲的替代人奈特利先生并且让他入赘到哈特菲尔德庄园,爱玛成就了她对母亲象征意义的替代,从而使她的恋父情结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68.
努里·比格·锡兰近年在影坛上的表现十分耀眼,已经成为土耳其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电影作品包裹着浓浓的诗意,在他游弋的影像语境中总是能发现属于他的独特的诗意气质。然而恰恰是为了诗性的表达,游离断裂的呈像成为他的叙事习惯,从而传递出情结性的叙事意味。从叙事背景、时序和结构三个层面进行解读,试图将锡兰电影的叙事机制缓缓揭开。  相似文献   
69.
地方感理论强调地方固有的特性和人们对这个地方的依附感,能为避免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无地方性”提供学理参考。遵循该理论,文章基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构建了恋地与在地之间的转化互动框架,即通过红色文旅体验活动,人们的物质性、体验性与象征性需求得以满足,进而形成地方依赖、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并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个层面反哺红色档案资源在地化开发。鉴于此,文章提出构建地方红色资源矩阵、赓续地方红色文化血脉、强化地方相关政策供给、实现地方行动主体协同等红色档案资源在地化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70.
王童导演的绝大多数影片中都会涉及到与"性"、"戏"、"死"有关的场面,"性"、"戏"、"死"成为了王童电影中的重要情结。这些情结表达了特定的内涵,有其精神分析学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