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22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教育   23947篇
科学研究   1504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1611篇
综合类   951篇
文化理论   127篇
信息传播   1502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427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413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402篇
  2016年   653篇
  2015年   1194篇
  2014年   2962篇
  2013年   1978篇
  2012年   2365篇
  2011年   2552篇
  2010年   2145篇
  2009年   2085篇
  2008年   2535篇
  2007年   1847篇
  2006年   1362篇
  2005年   1150篇
  2004年   1043篇
  2003年   921篇
  2002年   683篇
  2001年   607篇
  2000年   436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我担任老年大学按摩课教师已有两年,第1期招收学员50多人,第二期70多人,第三期竟达到100人。按摩班之所以如此火爆,主要在于我把握住了老年人的兴奋点—其关注的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使学员喜爱这门学科,并逐渐掌握知识要领,达到学以致用,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2.
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对各种事物有强烈的兴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由此,作为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而且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33.
【活动准备】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标志,感悟标志设计的手法和特点,并为自己设计一个标志,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个性特点等方面蕴涵在标志中,并用简短的文字对标志的内涵进行说明和评述。标志说明的内容应包含以下几点:①为标志拟一个标题。②对标志进行说明,如整个图案由哪些部分组成,各代表什么;整幅图有何象征寓意;色彩运用有何含义等。③自撰一条格言,最好与标志内涵挂钩。  相似文献   
34.
文汇  毛虫 《家教指南》2009,(8):36-37
为证实3岁在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多年前英国伦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研究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  相似文献   
35.
文章简单地阐述了在一些培训中,为了促进学习效果最优化,在遵循学习原则基础上,还需在具体运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育培训中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6.
定向越野的特征是在未知的地形里找出标绘在地图上的地面检查点,并沿着最佳路线与时间赛跑,根据这一特征着重分析了对定向运动员的体能与技能的要求,专项耐力是运动员体能重要的素质,并提出了发展专项耐力的各种训练方法和手段。另外,运动员在奔跑中要掌握和克服各种复杂自然条件的运动技能,同时提出了应对各种障碍和条件的技能方法。  相似文献   
37.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自我效能动机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我效能理论,是动机学习理论体系中的一种有代表性的理论.体育教学是一种技术教学,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强调学习动机对体育教学有特殊的意义.在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提高自我效能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38.
目标定向是描述一个人在体育活动中采用何种动机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将个体的目标定向分为两种,即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目标定向的不同主要依赖于个体对能力来源的认识不同,任务定向的个体主要认为运动能力是后天的,而自我定向的个体主要认为运动能力是先天的.不同目标定向的个体在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认识上有很大不同.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体育活动目的认识上的差异,以及目标定向与体育活动目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自我校正练太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日:“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格言说明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正确看待自己。能明白自身的错误,又能改正,事业才能成功。求太极功夫,也不例外。根据我教学太极拳的体会,应让学者明白知错能改的意义,积极主动改正自身坏习惯,从而养成正确的习惯。怎样知错能改呢?下面谈谈我的教法。  相似文献   
40.
定向运动是集健身、趣味、竞技、知识于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在体育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尝试性地开展了定向运动。因定向运动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和欢迎,针对在开展活动中出现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