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植物的质感,体现为它的表面质地带给人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基于视觉作为感官而得到的,但是其中也融入了触觉的成分,触觉并未直接表现,而是通过人眼的观察而产生的一种具有触觉感的观赏效果。比如看到香樟的树皮,手未动,在心里就能形成一种粗糙的触摸感。所以植物质感可以分为两个概念:绝对质感和相对质感。  相似文献   
32.
浅析材料美     
现代设计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设计使用的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两类,分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成功的设计作品是造型、内涵和材料三者的完美统一。因此了解材料、掌握材料的外观美和工艺特点,对于表现设计作品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视觉元素的语言,是视觉元素赋予人脑的情感反应与记忆亮点。现代设计以点、线、面为视觉的终极单位,而放弃可见物象中的表现性特质,是现代设计表现的重要特征:"寻找一种存在于整体构成中的特质。"笔者认为,设计,不仅仅是创作那些在我们头脑中一闪而过的意象,更是运用视觉元素语言创造新的秩序、结构和空间。  相似文献   
34.
着重分析 3DS MAX的"标准材质"及其参数设置与质感表现的关系,并在文中通过实例对"标准材质"的运用做了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35.
陈媚欢 《现代语文》2013,(7):130-132
韩寒说:"人生撒谎作文始。"这句话让我们这些语文老师深有感慨。的确,翻开学生的习作,多数是空话连篇,假话一大串的。读之味同嚼蜡,毫无审美可言。所以批改学生的作文往往是一件痛苦的事。究其原因:学生们正在对具体、准确、日常的现实丧失基本的感受力,感觉迟钝,甚至找不到具有生活质感的细节来表达感受。他们  相似文献   
36.
苏金文 《学语文》2009,(1):33-35
生机,创造了天地;情感,装点了乾坤。这是有情的世界,充满了天地无言的大美。生于斯,长于斯,人与大自然是没有意识上的对立,唯有亲切地沟通,看在眼里,映在心里,无不是新鲜的感动,生命的喜悦。发诸歌谣,则为人们真情实感的流露,心灵的天籁之音。众的生活质感,也就是乐府诗的化身。  相似文献   
37.
《父母必读》2014,(3):22-24
在张杏如的心中,一本图画书就应当是一颗珍珠,它可以为孩子增加生活的厚度,为教育带来色彩斑斓的乐趣,也是自己送给孩子和朋友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38.
浅论标志设计中质感表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感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不仅丰富了标志的视觉形态语言,也提升了标志的视觉传达性,使标志能够更好地传达企业自身的特征、品质,同样,标志设计中质感的运用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强化了标志的可记忆性,达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在标志设计中,质感的运用需要围绕企业的个性,市场需求以及审美法则去运行。  相似文献   
39.
2015年1月6日,美国CES2015期间,英特尔正式发布了第五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全面升级至最新的Broadwell架构,并采用最先进的14nm 3D三栅极晶体管技术打造。同样是1月6日,戴尔在官方促销页面正式推出全新Inspiron灵越15 7000系列超薄笔记本,其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了性能强劲、动力十足的第五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在这之外,Inspiron灵越15 7000的超薄机身也相当惊艳。  相似文献   
40.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设计素描中明暗表现能力的训练,它根据专业需要以够用、实用为原则,着重于质感、空间的表达训练,以阶段性、分类性、量化性训练方式解决学生对客观物象从外在到内在,从结构到光影,从黑、白、灰层次到内部的结构透视构架,从形象特征挖掘到再认识、再分析,引导学生体验和掌握明暗值变化的节奏模式,并将这种活动模式内化为自己的感性认知,进而变成对深度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