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254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我国30多所高校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和查阅医务档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性别、损伤时间、天气、运动类型、损伤机制、影响因素、治疗手段、治疗经费及愈后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即:髌骨劳损和踝关节损伤患病率最高,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2.
踝关节运动是自行车运动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踝关节肌群的等动测试研究,有助于对踝关节肌力特征进一步认识,对下肢运动及运动仿真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结合运动专项研究,可以直接或间接服务于运动训练.应用等动测试系统(Cybex-6 000)对8名优秀女子自行车运动员踝关节肌群进行等动向心测试,测试设置60°/s、120°/s、180°/s三个速度档次.测试中,每个运动员每一速度做4次测试.研究结果显示:踝关节肌群肌力矩-角度曲线的极大值出现在起始侧,曲线较平滑且为单峰;踝关节背屈肌群的峰力矩角度随着测试速度呈现高速提前的趋势,而跖屈肌群的APT却呈现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
<正>1.问题的提出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是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的损伤,且外踝软组织损伤较内踝软组织损伤多见。外踝软组织轻度损伤,常规正红花油外擦治疗,1周后可参加正常的训练、比赛和体育活动;而中度损伤,大多数患者外踝距腓前韧带拉伤,周围软组织伴有组织变性,动静脉血管部分破裂,  相似文献   
24.
障碍跑     
《中华武术》2009,(8):64-64
跨越水池的生物力学分析 在蹬离横木瞬间,眼睛要盯住距水池远端边缘30厘米处的着地点。脚着地时,用几乎是直腿的膝关节和踝关节下压进行支撑,此时,身体重心应位于支撑腿上方而不是在它的前面。起跨腿超过支撑腿后,用一个小步跑出水池。臂的动作对腿的节奏起平衡作用。在体侧的摆臂有助于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足环节模型构建模式与踝关节角度参数的变异性规律,针对性研究人体下肢及足环节运动时合理选择相关模型,并为正确定义环节角度参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试验对象小腿环节和足环节特征点粘贴反光球,以构建国际通用的3种足环节模型和国内普遍使用的2种足矢量模型;通过三维影像捕捉系统获得反光球的三维空间坐标数据;由相关分析软件计算出人体常速平面行走过程中不同足模型产生的踝关节角度变化值。结论:数据验证与理论推理得出,足尖模型不适用于构造踝关节,跖趾关节模型只能应用于高配置运动捕捉实验室。因此,研究推荐使用跖趾模型。三点角和四点角是矢量模型,构造关节角度不准确且有较大误差。与环节角相比,三点角放大了踝关节角度,四点角缩小了踝关节角度变化范围,只适合一些特殊试验条件下的粗略研究。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患侧与健侧单腿下落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性。方法:采用Vicon红外高速摄像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15名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分别进行患侧与健侧40 cm高的单腿下落实验测试,采集下落过程中触地侧下肢的地面反作用力及运动学数据,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侧间的差异性,检验水准选α=0.05。结果:在触地前100 ms时及触地时膝踝的瞬时角度、落地稳定时间、落地稳定末的踝关节角度、膝前馈的角度变化量以及内外侧方向GRF峰值对应时间的比较中,两侧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FAI者患侧单腿下落触地后各方向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相对比健侧单腿下落时小,各方向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的出现时间相对晚于健侧;同时还发现单侧FAI者在下落过程中可能存在前馈神经肌肉控制的改变。  相似文献   
27.
刘飞 《体育科技》2014,(6):92-93
通过文献资料方法、调查问卷法等相关方法,对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踝关节损伤者较为普遍。对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健康保健意识等预防治疗措施,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女子足球运动员的损伤发生。以最大限度减少足球运动中的踝关节损伤。  相似文献   
28.
踝关节损伤是篮球运动中常见的一种损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类型、程度、原因等进行了调查,根据踝关节生理结构和篮球运动特点对损伤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对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运用Cybex-NORM等速肌力测试系统,RSscan足底压力板测试系统对27名在校大学生(男15名,女12名)进行步向角测试,30°/s,120°/s两种角速度踝关节内收、外展的等动肌力测试,旨在探讨大学生步态特点及内、外八字形成的肌力学机制.研究结果:(1)大学生青年步向角的正常范围为1~15°;(2)男性步向角均值约为11.4°,女性步向角均值约为4.7°,男女性别差异具显著性;(3)角速度为30°/s和120°/s的内收、外展峰力矩,内收、外展平均力矩以及外展内收力矩比值均显示男性大于女性,且有显著性差异;(4)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并非随着步向角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内、外八字步态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均小于正常步态;(5)30°/s和120°/s两种速度下,3种步态的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比都几近相等,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23岁左右青年大学生步向角的正常范围为1~15°,小于1°为内八字步态,大于15°为外八字步态;(2)步向角、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矩,外展内收肌力比均存在性别差异;(3)内、外八字不良步态形成的肌力学原因是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同时薄弱,而不是外展内收肌力发展失衡,深层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0.
<正>稳定性、柔韧性和灵活性是跆拳道运动员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身体素质;然而,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过于看重基本技术的训练,忽略了运动员稳定性、柔韧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动作功能质量检测的七大项目,详细了解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在这几方面的现实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日常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