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14篇
科学研究   59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278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无为而治”包含了自然无为与清静而为两个原则,前者强调对社会经济的治理而尊重和顺应社会经济规律,后者重在反对对社会经济的过度干预。与儒家不同,道家强调经济伦理规范必须具有真实、自然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车星辰 《武当》2004,(10):26-27
本文披露的九宫八卦拳.是隐迹民间的一门道家古传拳功,与世传各派八卦掌截然不同,堪称我国传统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奇葩。现据九宫八卦拳当代传人杨树藩先生的精心传授,与恩师尚未出版的《九宫八卦拳》书稿,对此门功夫作一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李国兴 《武当》2003,(11):43-45
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实际上是“以气为本”的气学文化。自宋代周敦颐撰《太极图说》,并经朱熹注释之后,使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完善。而有关“神”的认识,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 如前所述,仙学(包括内丹学)的修炼过程,始终是以元神的提炼、净化和升华为其宗旨。换句话说,也就是在  相似文献   
14.
15.
武当武术中道家的哲学思想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生康  王凯军  赵长军 《武当》2003,(10):31-32
武当武术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道教文化,同时她也是道教文化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如欲深入理解武当武术的本源,必须理解武当武术中所蕴涵的道家文化的哲学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徽州的古桥     
卞利 《寻根》2002,(3):65-74
地处安徽、浙江和江西三省交界的徽州,境内山脉纵横,绵延起伏,峰峦叠翠。黄山和道家名山白岳(即齐云山)横亘其问。位于绩溪境内东北走向的翚岭,既是该县岭南、岭北的界山和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同时也是徽州得名的主要由来。而“徽”字本来就有美好、高耸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养生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而中华武术又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并渗透了养生学、传统哲学、中医学、宗教、民俗学等多咱理论。意在通过养生思想在武术运动中的渗透,阐述武术运动与传统养生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分析对比方法,对我国古代儒家和道家养生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两大流派养生思想的真谛和内涵,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对北京“人文奥运”主题的挖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邹维荣 《军事记者》2005,(12):52-52
中国传统化中有各种流派。儒家、道家、佛家的化价值是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充分重视利用的,但还有很多化流派的价值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来被认识、发掘或得到应有的重视,墨家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流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界思想的不断解放,墨学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出现了“寻墨”、“崇墨”的现象,墨家化的当代价值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0.
李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仙",诗歌创作并无固定格式,空无依傍,任随性之。由于李白从小就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因此其对道学的追求从未停止,拥有独特人格力量,更具有洒脱风神,一直吸引着众人的目光,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