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劳动的颂扬     
劳动是什么?《辞海》中解释为:人们改变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活动,即劳动的支出或使用。提到劳动,人们自然会想到茫茫的田野,隆隆的机器,喧嚣的工地,深深的矿井;或者那勤锄的农民,挥汗的工友,砌墙的瓦匠,摇橹的船工,讲课的老师,著书的学者……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毫无疑问,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今天,就没有世界的今天。当今时代,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是人们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路径。然而,时下引起人谈论的是“发财”、“致富”,追求的是“潇酒”、“享受”,羡慕的是“富贵”、“富有”……而鄙…  相似文献   
12.
宋庆根 《小读者》2012,(5):27-27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一首《游子吟》,此诗精练朴素,感情真挚,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相似文献   
13.
别庆林 《军事记者》2001,(11):16-17
新闻是充满正义与良知、热血与激情、危险与挑战的事业。一名军队新闻工作和通讯员,要写出反映部队火热战斗生活、颂扬官兵无私奉献精神的感人报道,必须不怕困难,不怕危险,深入部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战士当中采访,和他们肩并肩、手挽手地战斗在一起,做到同生死、共命运、心连心。  相似文献   
14.
杨霄 《新闻窗》2008,(1):32-33
2007年已经过去,我所在的新栏目《人生》也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播出。从《贵视晚间》到《人生》,2007年对于我来说,注定成为我电视生涯的重要一年。  相似文献   
15.
南朝铭文数量颇多,然而成就突出者则较少。就功能而言,铭文侧重于述德颂功或警戒世人。从语言形式上来看,以四言韵语为主,兼有少量六言或七言。与时文风气完全相合,南朝铭文以骈体行文,追求藻绘、用事、声律及对仗等形式技巧,体现出很高的审美价值。南朝文人过于强调铭文的审美价值,相应地,其实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  相似文献   
16.
《胖妞》     
在这本感情真挚、令人心碎小说中,丹尼埃尔·斯蒂尔颂扬了非传统美的优点.探究了体重、自我形象、姐妹情谊和家庭等话题,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维多利亚·道森是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金发碧眼.其貌不扬,总感觉与家庭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7.
1662—1796年的134年间,我国处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统治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人们称之为“康乾盛世”,如果联系世界历史.应该看到“康乾盛世”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是封建社会即将灭亡的回光返照时期,这时的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8.
重新审视张平以《抉择》为代表的反腐力作所引起的反响,从创作动机、创作主旨以及现实主义艺术方法等多个角度,结合张平的几部立足现实的反腐小说对其创作进行整体检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张平的反腐小说作品,其根本属性当属政论性的文学作品,《抉择》当属最为典范之作。张平以作家的良知和责任感,直面现实,为千千万万老百姓代言,通过书写故事,表达英雄主题,契合了中国百姓的传统文化心理;张平文学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几部反腐力作表现了对改革和反腐的颂扬,对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大胆地揭露,且将二者很好结合;运用朴拙手法,彰显独特的审美价值存在,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受到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颂扬为清光绪朝较早参与经略台湾的甘肃士人 ,官台湾凤山、恒春县知县 ,后内调宰福建宁化 ,补道员 ,赈济漳、泉水灾 ,特授二品衔。近得其墓志铭 ,因据以考其经略台湾诸事大略 ,以供留心台湾史事及甘肃地方史志者之参考  相似文献   
20.
魏超 《语文天地》2011,(5):23-25
水浒英雄甲天下:作者在对男性英雄替天行道的行为大加颂扬的时候,也穿插描写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本文分析一下《水浒传》中所刻画的被梁山好汉杀死的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