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2篇
综合类   57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笔者以"主题"为检索项,以"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体系"为词条,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基础对发表于1997-2008年期间的关于档案保护技术学学科体系及革新的论文进行了初步统计,共计20篇(参见表1),研究数量虽不多,但成果之丰,程度之深,为新时期档案保护技术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值得我们去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32.
中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研究30年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78--2008年国内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对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量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则属起步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的研究对象以在校学生为主,主要采用scL-90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对照组或无显著差异;研究人员主要分布在高校和医学机构,至今尚未形成核心的研究团体。今后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研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3.
马道的启示     
通过对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成功举办的分析,对马道内涵进行了阐释,指出我们应当马道地对待赛马,并对北京奥运如何讲马道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4.
针对当前广西区计算机等级考试阅卷出现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可以自动阋卷的软件系统。主要针对广西区计算机一级考试的模块作了分析和设计,介绍了该软件的设计思路和项目实现过程,并将软件实现的效果和人工实现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目前该软件的不足,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5.
文章从现代训练理论角度对黄潇潇在奥运会上夺得奖牌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对黄潇潇科学地确定其2008年奥运会比赛目标提出了一些训练学方面的思考,成绩高位目标是平、破53.30 s,低位目标是平、破54.10 s.黄潇潇在确定2008年奥运会竞技总目标时,重点放在“成绩目标“上;名次的高位目标是获得奖牌,低位目标是保证第5名,认为黄潇潇在专项技术、战术、体能、心理、节奏方面及对大赛的把握方面均有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36.
以某理工院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控制为实例,验证《08指标》学生公寓、食堂、教室等分项拟定标准科学性。认为:《08指标》学生公寓、食堂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分别为8~10 m2/生和1.2 m2/生,能满足使用基本要求,教室建筑规划面积指标2.95 m2/生偏低,生均3.20 m2为宜。基此,文章还对学生公寓、食堂、教室各分项建筑规划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7.
3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奥运会对主办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进一步提出了借助北京奥运会推动京津冀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背景下体育教师队伍的变化,旨在为进一步发挥体育教师在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奥林匹克理念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理论视角分析,奥运会对体育教师的影响体现在:能提升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为体育教师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为体育教师发挥其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促进体育教师的国际化视野。2)从实证调查分析,200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教师的影响表现在:体育教师的求知欲和知识结构发生了转变;将奥林匹克教育融入体育课程之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所改变,更加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转变,其中观念的转变是影响要素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40.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场校对接"组织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场校对接这种志愿者筛选、培训、组织的新模式及运作方式进行了阐述,浅析了场校对接的优势、场校对接产生的影响以及场校对接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旨在进一步加深对场校对接模式的认识,为场校对接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