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7370篇
科学研究   335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32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571篇
  2012年   966篇
  2011年   874篇
  2010年   608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684篇
  2006年   545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洪琪 《培训与研究》2007,24(11):127-129
《庄子.内篇》篇名形式工整,寓意深刻,对其翻译是一种挑战。本文以彼得.纽马克的语言功能与翻译方法为理论基础,从原作的语篇和功能上对林语堂、冯友兰、汪榕培三人的不同译作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篇名应当以发挥语言的呼唤功能为重,采用传意翻译法为佳。  相似文献   
992.
医学典籍翻译中的"信"与"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素问〉翻译实例分析》(中国翻译,2004:4)针对《素问》的两个英译本中的一些误译,提供了新的译文,但其中有一些译文值得商榷.而且中医典籍中比喻辞格的翻译应采取意译的原则,辞格的保留应让位于信息的清晰传递。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对历史时风格对等和共时风格对等翻译的风格对等进行初步探讨,以实例加以阐释,并依此说明风格对等,可在目标语中体现原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以丰富目标语民族的文化并供创作的评论借鉴。  相似文献   
994.
语言组合方式及句子语义重心在汉英翻译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中,要忠实再现原文的内容和风格,深入把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及两种文化的差异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在翻译实践中语言组合方式的差异以及句子语义重心两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5.
概而言之,翻译策略可划归为异化和归化两大范畴,它们构成一个连续体。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众多因素的存在揭示了翻译的间性。翻译不是单主体性、单间性的活动,译者对某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实质是翻译的主体间性、文本间性、文化间性等间性交流对话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该文采用定性分析及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格律、意象、意境、语言风格等层面对《离骚》的三种不同英译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索汉诗英译在再现原作风格方面的规律及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围绕“信”(忠实于原内容)、“达”(语言通达)、“切”(语言风格贴切)三字,通过对多部英影片片名翻译的比较分析,从中探讨翻译技巧,思考翻译原则与标准。  相似文献   
998.
试论霍克斯《红楼梦》中人名翻译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克斯在《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独具特色,除了主要人物音译之外,他对其他人物采取灵活译意。其最具特色的群体人名翻译就很好地说明了他人名翻译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999.
高健教授无疑是一个在艺术上刻意求工、在文体上永不满足的人。他所提出的“语言个性理论”以译入语语性的完美发挥为终极追求,同时在总体精神上对译出语又十分负责。故而,探寻他的翻译轨迹将对中国的翻译事业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00.
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向指引下,我们应把中国话语与中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中国外交翻译话语权。在建构中,理论层面要突出中国的文化价值选择;实践层面要体现自己的"说话方式";创新层面要吸收西方外交翻译话语体系中的积极性成果,并为我所用,使之自我化、中国化、民族化,并用自己的、中国的、民族的译文表述出来。如此,建构起用中国自己的"说话方式"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并体现出"中国话语"本质特征的外交翻译表达语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