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1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3732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73篇
综合类   311篇
信息传播   8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当代油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此我们应采取有原则的宽容态度,去粗取精,作出自觉而明智的选择。同时积极思考如何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弘扬本民族的文化理想和民族精神,创造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独特性的中国油画艺术。  相似文献   
42.
本文对藏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环境背景、现状水平、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试图从民族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中发现问题,剖析问题的原因和背景,初步探索目前民族医药高等教育中汉语文教学的某些规律,开辟适合于民族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为保证民族医药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夯实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3.
晚唐诗人李洞约有三十首诗篇涉及蜀中.本文根据现存文献资料,试对诗人李洞的蜀中诗歌创作加以考辨,主要剖析了其在蜀中寄与侯圭、吴融、贾岛等人的诗篇.  相似文献   
44.
中唐诗人李贺多病而敏感,他对生与死的认识和体验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尤为深刻,这就是他诗歌里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同时,在儒家修齐治平的主流文化背景之下,李贺的生命意识还包含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这个没落的王孙对唐王朝的兴衰有着道义上的责任,也有重振家道、光耀门楣的责任。李贺的痛苦正是对生与死的敏感体认和人生价值和意义难以实现的深刻痛苦。把握李贺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生命意识,对于理解他的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自柳宗元至李商隐,"四六"名称初步确立。李商隐《樊南四六》对"四六"名称的确定,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骈文的认识,也体现了李商隐融合骈散的意图。李商隐"四六"名称的确定在骈文学史上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严丽霞是国内较早自觉从事长篇言情小说创作的作家,一直以边缘者代言人的姿态用文学的方式表达着对于弱势话语的关注。她不仅长期提示着主流文学精英意识在情感关怀上的缺席,并且通过乡村与都市、理想与现世之间的矛盾,完成了针对现代性文明的有力批判。  相似文献   
47.
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同社会变革、时代变迁同步前行,并折射出新的时代、新的民族生活的矛盾和走向。文章从小说、散文、诗歌、童话这四个方面勾勒了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的现状:通过作品分析,指出民族儿童小说的价值在于它所体现的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和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民族儿童小说是最有光彩最为精彩的部分。  相似文献   
48.
汉族与撒拉族初中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特点为:1 数学应用题解决具有跨文化性,但汉族与撒拉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优势;2 初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常见错误是关系感知错误、图式错误和计算错误,最常见的是关系感知错误,而撒拉族学生的图式错误较为严重,汉族学生的计算错误高于撒拉族学生;3 语言可能是影响民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李东阳为主的茶陵派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已发表相关著作及论文多篇,对李东阳生平事迹及著述进行了疏证,对李东阳诗学理论有褒贬不一的评价,对他的诗歌创作也进行了初步探讨,但依然还有不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5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terface between ethnicity and nationality in a nationalized educational site – the annual school trip – that took place in a Jewish high school in Israel that serves underprivileged ethnic groups. Based on ethnographic field work, I analyze how the Ashkenazi (central-eastern European origin) hegemonic national culture that is embedded in the field trip is worked out by the Mizrahi (Asian and north African origin) students, in light of their ethnic background and the ethnic Ashkenazi/Mizrahi division that characterizes the Israeli society. Although both groups share the same national sentiment, the analysis exposes the different ways the pedagogical practices used by the trip represented the national hegemonic culture and the ways it has been contested and reshaped along ethnic lines while reflecting the existing ethnic borders that the pupils were trying to wid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