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1375篇
科学研究   4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18篇
综合类   170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辛亥革命到今年,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站在一百年的当口,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还能拿出怎样的成果奉献给读者呢?一百年的学术研究不可能穷尽辛亥革命的全部内涵,随着研究的进展,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会不断浮现出来,需要给予关注和思考。下面的三篇文章,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凭借百年中国社会嬗变和学术进步,对辛亥革命进行反思的新成果。张皓教授则对革命阵营内部的名位之争做了具体的考证,试图从这个角度给辛亥革命的失败一个合理而有力的解释。这几篇文章都有独到视界,见解也有一定深度,特以笔谈形式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2.
黄柳倩 《体育科技》2011,32(4):105-114
目的:通过1991~2010玉林师范学院19~22岁的汉族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动态分析,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探讨改善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和途径。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与数理统计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城乡男女生的身高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男生的体重大幅度增长,而女生的体重增长不明显。城乡男生的胸围增长明显,城女的增长不明显,乡女的则出现负增长。城乡男女生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素质均呈下降趋势,但自2000~2010年以来,女生的1min仰卧起坐成绩逐渐回升,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下降不明显。城乡男女生的肺活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近5年来,学生肺活量水平都呈现大幅度的提高。城市男女生的营养水平保持稳步上升,乡村男女生的营养水平近5年来才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城乡男女生的身高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体重、胸围存在城乡、性别差异;身体素质发展极不均衡,整体上出现下降趋势,呼吸机能水平整体呈现下降。城市男女生的营养水平保持稳步上升,乡村男女生的营养水平近5年来才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3.
黔东南苗族、侗族传统体育习惯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由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黔东南苗族、侗族传统体育规则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可以视同为习惯法。苗族、侗族传统体育习惯法带有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农耕崇拜等意识;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受到习惯法的保护;体育活动中恪守禁忌,活动时间因应时节,参加者受资格限制,活动过程遵从秩序,民间自治组织和村寨头人具有组织权责,获胜者享有特殊权利,体育传承遵循成规。  相似文献   
104.
对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黎族、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藏族学生进行了调查、测试,取得了大量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资料.以调研取得的数据为基础,对海南黎族、西藏藏族7 ~18岁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两个民族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进而以学校体育为媒介,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不足,全面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05.
仡佬族传统体育“打篾鸡蛋”的变迁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篾鸡蛋是仡佬族的传统活动。每逢重大节日,仡佬人都会以此活动表示庆祝,表达喜悦。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走访法等对打篾鸡蛋这一运动形式的起源和变迁进行追索,以此了解仡佬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以为其今后的发展展开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06.
斯大林民族定义不是普遍真理,而只是源于西欧历史的特殊理论,它不适用于中国。但是在我国“民族识别”过程中,它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作用就是,启发和引导我们从语言、地域、经济以及心理素质去深入探索民族的本质——文化。民族是文化关系的“纽结”;民族的本质就在文化之中。文化是分层次的,文化的核心和深层本质,就是民族所以为民族的核心和深层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07.
生活于华南一珠江流域的壮族先民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和水文气候等特点,将野生稻驯化栽培以满足物质文化需求,是我国最早创造稻作文明的民族之一。水田在壮语中称作“那”,在广西壮族一带地区,可以看到多处以“那”命名的村落和城镇,由稻作文明衍生的壮族民间习俗,蕴含着稻作文化,在壮族人民历史生活与发展中的社会意义和人类学价值,更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8.
彝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其居住地域范围包括川、滇、黔、桂四省,其中,广西省彝族人口较少,分为黑、白、红三个主要的支系,桂西北隆林各族自治县有黑、白彝二种。结合历史学、民族学及人文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方法,可对隆林彝族的源流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9.
大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特色浓郁、价值巨大,保护性开发势在必行。开发中须遵循原真性、效益综合性、可持续性等原则;可运用差异化、特色化等创意创新方法;可探索以"非遗"为灵魂,以旅游为主导,多产业做大,多业态做强,多产品做精,多主体参与,多层面任贤,多途径融资,多地域崛起,重点示范、有序推进、统筹兼顾的综合性多层面多方式保护性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110.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素来就有"百节之乡"的美称,在众多的节庆中芒哥坡会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芒哥是当地苗族同胞们的祖先神和保护神,举办芒哥坡会对苗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芒哥坡会的文化内涵以"民族性与原生性"为整体特征,其中包括芒哥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和傩文化,并赋予了芒哥坡会深刻而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功能。当地苗民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民族审美、代代相传的生存智慧都在芒哥坡会中得到展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