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0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教育   790篇
科学研究   104篇
体育   3632篇
综合类   1258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81.
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女大学生100人和计算机系40人(体脂百分比大于30%)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减肥瘦身有三大误区,经过5个月瘦身试验的女大学生,体脂百分比明显下降,体成分中瘦体重相对增加,身体素质和身体技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82.
通过对河南省高职院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发现学生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偏少,每次锻炼时间较短;锻炼项目主要集中在跑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而影响学生课外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时间,场地器材不足,没有锻炼习惯等;提出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提高学生的体育态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进行体育锻炼的一到两项体育运动项目,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83.
青春期女性骨量峰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最快速的骨量获得发生在青春早期至青春中期,青春晚期开始减退,青春期女性骨量峰值的高低与非生物力学因素和生物力学因素有关.非生物力学因素包括遗传、性别、钙的摄入、光照,烟酒嗜好等,生物力学因素是适量的运动,不同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或持续时间不同对骨骼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合理的体育运动可使青春期女性在生长期获得尽可能高的基础骨量,对提高其骨量峰值、预防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4.
肥胖已经成为危险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而运动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肥胖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代谢性应激蛋白激酶,在全身的能量平衡中起着总开关的作用。LKB1可以活化细胞中的AMPK,AMPK使ACC(乙酰辅酶A羧化酶)磷酸化失活,脂肪酸合成减少、氧化分解增加,从而预防肥胖的发生发展。肥胖状态下,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ACC活性增强,脂肪酸合成增加、氧化速率下降。而运动是改善肥胖的重要手段,可以使AMPK磷酸化增强,ACC活性减弱。主要阐述肥胖状态下LKB1-AMPK-ACC信号传导通路各级联蛋白的变化趋势,以及运动干预对各级联蛋白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5.
为考察一次性身体锻炼对人格特质、流畅状态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文献法、心理测量法、实验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一次性身体锻炼对大专女生的流畅状态存在直接的正性效应。(2)一次性身体锻炼能够对主观幸福感及主观幸福感具体每个因素产生直接的正性效益。(3)一次性身体锻炼可通过作为中介变量的流畅状态,以及流畅状态的具体因素(除行动意识融合因素)对大专女生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的正性效应。(4)把人格特质作为调节变量,流畅状态作为中介变量在一次性身体锻炼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作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检验,发现人格特质在假设模型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86.
吴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4):367-370,380
"运动科学"(exercise science)"与"体育科学"(sports science)"的认识和区分,是开展一切相关工作的前提。近几年随着运动与体育科学的研究实践与理论更新,国际上,这2个最基本的概念逐步走向相对独立和清晰,但依然存在大量理论误解和实践误区。当前十分有必要对"运动科学"与"体育科学"的内涵和特质进行及时的梳理和凝练。以多年来奥运科技攻关一线的相关亲历案例,以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与监控为线索,以从事运动员机能评定需要辨析的几个相关的重要问题为内容,辨析"运动科学"与"体育科学"的主要不同和区别,也说明相互的联系,涉及到"训练不足"与"过度训练"的认识误区等体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就参加国家队奥运科技攻关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17年来相关问题的认识作讨论,并提出努力发展无损伤的、快捷、准确的机能监控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87.
为了考察体育消费与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的关系,了解高知人员的体育消费特征,采用锻炼行为阶段量表等工具对587名高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高知人员处于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差异。结果为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金额的差异显著(P0.05),不同锻炼行为阶段拥有的体育产品数量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1)高知人员体育消费水平较高,有追求高质量高档次的特点,消费结构比较合理;2)体育消费水平伴随锻炼行为的发展(前意向→意向→行动→坚持)大幅度增长;3)处于锻炼行为高级阶段的消费者更愿意在体育活动中投入资金,倾向于消费高质量高档次的体育产品;4)体育器材和运动服装消费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在"行动→坚持"变化阶段,体育资料消费和近期其他体育消费增长幅度最大是在"意向→行动"变化阶段,在这些变化阶段加强对应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有利于体育锻炼行为向高级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988.
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锻炼时间、频次、场所、项目、花费、家人态度、锻炼效果、健身指导等方面,对石家庄市区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了现阶段城市群众体育锻炼的现状,发现了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89.
从高校中年教师体育健身的行为意识入手,结合大连市高校中年教师健身意识的实际状况,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理论分析法、数理统计等,对其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意识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1)高校教师步入中年后,对自身保健意识淡薄,进而导致大多数中年教师的身体机能状况下降;2)中年教师由于角色转换,导致余暇时间缩短;3)对抗性强和运动量大的体育项目不再受到青睐,相反户外及小球运动的开展相对较好;4)高校教师对于体育锻炼的资金投入不足,并且对于体育消费的看法呈消极态度;5)高校体育健身设施存在着数量少、质量差、结构不合理、配套设施简陋、只能基本维持教学的普遍现象,从而限制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90.
选用《马氏工作倦怠通用量表(MBI-GS)》、《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对515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校教师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从理论值来说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程度并不严重,但情绪衰竭因子得分偏高,具有内隐性的特点;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次数、锻炼量与工作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身体锻炼量、锻炼强度进入工作倦怠总分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