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983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5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成人高校的学员具有思想上的独立性、性格上的定型性、学习态度上的功利性和学习形式上的松散性,对他们要以文化氛围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师资、学员和校园构成学校文化氛围的三大部分,而领导的重视、资金的投入和环境的烘托又是营造文化氛围的三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2.
讨论了捕获量是关于种群数量的线性函数时一类广义Logistic 种群的生存状况,得到了种群弱持续生存和灭绝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3.
传统的观点认为,客体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笔者认为,客体并非一定是客观存在,主观存在也可以成为客体。如果把客体界定为一种客观存在,那么精种客体是什么?也是客观存在吗?如果说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在于它具有不依赖认识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属性的话,那就是用客体的对象性去说明了精神客体的客观性。但是,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并不来自其对象性,而是来自其对物质客体的依赖性上,如果没有物质客体作载体和承担者,就不会有精神客体的存在。精神客体的本质属性是主观性。  相似文献   
9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高校体育教学中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积极因素,并针对贵州省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开展现状,从师资队伍情况、教学环境、教学器材配置、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几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究制约其开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贵州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
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转型力作《左右》,以沉稳的叙事风格打破了当下由于对现实的功利性关注而缺乏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冷静思考所带来的困境。透过影片可以看到一种崭新的视角:自觉引导人们从精神性的存在层面重新审视生命存在的特殊意义,通过对爱的深刻感知,最终完成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回归,从而为生命存在找到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96.
自20世纪以来,人类宇宙观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宇宙论表明,宇宙并非静态,而是正在膨胀,宇宙开端问题由此进入了科学领域。怀特海哲学宇宙论表明,宇宙唯一的实在是一个合生的过程,上帝成为形而上学原则的主要样板。莫尔特曼神学宇宙论表明,一切都统一在上帝的创造过程之中,宇宙的未来是一个永恒安息的具像世界。这样三种宇宙论,为生态时代的人类生存模式建构提供了共同的基础,即人类必须在生成着的宇宙共同体中确定自身存在的地位和使命。  相似文献   
97.
在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中,上海学者余秋雨的系列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相继出版,成为文化圈内外瞩目的焦点。独特的游记体使得它作为一种个性化的文本存在,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蕴。余秋雨超越时空的文化精神追求、超越传统的自由反思意识。使他的文化散文在关照和审视中华民族文明碎片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超越意蕴,不断凸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气质,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98.
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的泛滥已产生许多弊端,其原因是认识的偏差和盲目趋时的心态。应认定阅读的基点是认识客观存在,并清醒认识中学生的阅读实际和阅读教学的目标,以及以文本为中心解读的重要意义,从而重视指导学生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99.
一名年轻的科任教师面对一名低存在感的学生,在没有理解问题本质之前,随着学生表现的反复,教师跟着欢喜跟着忧,心中不禁产生了疑惑.为了 一探究竟,教师利用教育叙事探究的研究方法,在复杂环境中理清故事脉络、找出问题症结,从而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和问题所在.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教师的内心世界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随之变化的是一名科任教师对自身教育职责的重新认识以及对教育的重新理解.  相似文献   
100.
道德意志问题是困惑无数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的一个大难题,古今中外不少学者试图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得出不同结论。唯物史现认为,道德意志是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的产物,是人们的生产实践,尤其是道德实践的产物,是人的自然形成、社会形成、心理形成的产物。道德意志具有主体能动性。即目的性和创造性功能和作用,道德意志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之间具有辩证关系。在实践的层面,应通过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加强自我反省、积善成德、投身实践等方法来培育道德意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