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客家人与客家族谱“客家人是汉族里头一个系统分明、富有忠义思想、民族意识的民系。”[1]客家先民,原是中原的汉民。由于战乱、饥荒等种种原因,自西晋以来,经过几次大的南迁,聚集在6000年前就生息在客家大本营区域的南蛮族原居地——闽(闽西)、粤(粤东)...  相似文献   
62.
身体的谱系——基于西方哲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体是体育的载体和基础,身体谱系的建立可以为体育的价值定位提供依据.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追溯从古希腊到当代的历史进程中西方哲学对身体定位的变化,并以这种变化为线索,建构身体的谱系.从身体的谱系中得出:身体与灵魂共同形成了人,身体是灵魂的载体,是人类第一位的存在,而灵魂则是身体的动力,是人成为人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我们应将身体与灵魂协调起来,达到一种平衡,而体育则是促进这种平衡的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63.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errog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visual and sound installation that juxtaposes contemporary material with historical artefacts regarding academic work to offer an aesthetic mode of interruption in explorations of academic voice in university histories and in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Drawing upon Foucauldian histories of the present (particularly genealogy), this installation combines text, images and sound to take audiences on an emotive journey of the university. As historical research increasingly takes on an aesthetic and sensual turn, moving beyond content and context to consider other forms of representation, the article draws on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functions of art and the semiotics involved when we engage with art to explore the emotional dimensions of academic work. Art in story and story in art methodologies are used to situate attempts at engaging in aural and visual ways of knowing time and place to (re)consider academics’ silenced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narratives.  相似文献   
64.
由于成书仓促 ,《清史稿·藩部世表三》对青海蒙古札萨克世系的记载多有错讹之处 ,佟佳江先生所著《清史稿订误》一书业已作了部分订误。本文在此基础上 ,主要根据 1996年 12月影印出版的《光绪朝朱批奏折》、北洋时期《政府公报》第2 0 2号、《清实录》、《清代蒙古官吏传》和《蒙古世系》等史料相互印证 ,对该表予以再订误 ,旨在使之益臻完善  相似文献   
65.
历代公羊家都坚信,孔子依托夏商周之礼法资源,著(《春秋》而改制,行天子褒贬进退之权柄,属于继周而王,或直接代周而王,独成一王之法。故《春秋》之于周礼,并非追随、顺从,而有突破和创新。三代礼法虽不同,但它们在适应、适用于当时的社会生活与有效规范及当时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而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方面却是统一的。《春秋繁露》之《三代改制质文》篇中,文的礼仪、形式都必须依附于质的内在基础,质、文二元互变,礼的产生依赖于质、文共同作用,这一切又都明显区别于《汉书·董仲舒传》中的忠、敬、文谱系及其交替、流转作用之理势。秦汉知识分子颇热衷于把质、文逻辑关系直接与夏商周三代历史和礼制相比配。  相似文献   
66.
悲剧艺术起源于古希腊,从即兴表演发展而来。亚里士多德将悲剧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进行探讨,黑格尔将悲剧演变为作为哲学观念的悲剧,马克思将黑格尔伦理力量的冲突替换为社会和历史的术语,提出了革命的历史悲剧学说。而叔本华则是从人性的角度解释悲剧发生学,悲剧因而与现代性联系起来,并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相似文献   
67.
黄山学院图书馆是国内收藏徽州家谱数量较多的单位之一,其家谱中包括一定数量的善本和罕见本,资料丰富,尚未得到有效运用,值得引起徽学与谱学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8.
伊犁地名在新疆地名谱系中最具特色,学界对伊犁地名有过许多研究。拟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伊犁地名系统构建成果为起点,对近年学界有关伊犁地名的研究,特别是在伊犁地名史源学的探索为重点,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69.
对普通村民而言,族谱不仅是宗族的象征和宗族组织的组成要素,而且是一种记忆的载体。它承载着个人及家庭的记忆,以及对远祖、对宗族和村落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通过族谱在民俗生活中的使用得以维系传承,并提供村落社会认同的深层基础。族谱对记忆的承载与维系功能受到民俗生活的制约,其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民俗生活为之提供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0.
以中华寻根网线上用户咨询为调查对象,运用网络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用户需求,基于用户需求提出家谱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路,为用户利用家谱文献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和查找资料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