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3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抵抗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抵抗胰岛素的作用,在联系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常与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及胰岛素抵抗(IR)等代谢综合征并存。国内外对IGT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试验说明运动可降低IGT向2型糖尿病的转化机率,但运动对抵抗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的实验结果。研究动态表明,探讨糖耐量减低、抵抗素与运动的关系,揭示运动引起糖耐量减低患者抵抗素水平变化的机制具有广阔前景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24周规律运动对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体成分变化和胰岛素抵抗状态改善的关系.方法:将21名受试者(53.67±3.57岁,BMI 26.22±2.89)随机分成运动组及对照组,进行24周运动试验(每周3次,每次70 rain o试验前后测量身体形态指标、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血清脂联素.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运动组体重、BMI、体脂含量、空腹血糖、胰岛素和HOMA-IR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水平显著性升高.血清脂联素升高37.57%(P=0.03);与对照组相比.体重、BMI、体脂含量、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HDL-C、HOMA-IR及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率有显著的组间差异.运动引起的HOMA-IR水平改善与脂联素水平升高呈显著负相关(r=-0.553,P=0.01).结论:24周每周3次规律运动显著降低了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改善了胰岛素抵抗状态,并使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与脂联素的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
对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胰岛素抵抗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与运动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视黄醇结合蛋白4是将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联系起来的脂肪因子,视黄醇结合蛋白4遗传多态性亦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关系密切。视黄醇结合蛋白4能够通过抑制胰岛素信号蛋白诱导胰岛素抵抗。运动能够降低正常体重、肥胖、2型糖尿病对象的视黄醇结合蛋白4,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acute effect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exercise (HIIE) and 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 (MIE) on glucose tolerance,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fat oxidation in young boys. Eleven boys (8.8 ± 0.8 y) completed three conditions: 1) HIIE; 2) work-matched MIE; and 3) rest (CON) followed by an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to determine glucose tolerance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Cederholm index). Fat oxidation was measured following the OGTT using indirect calorimetry. There was no effect for condition on plasma [glucose] and [insulin]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responses following the OGTT (P > 0.09). However, there was a “trend” for a condition effect for insulin sensitivity with a small increase after HIIE (= 0.04, ES = 0.28, 9.7%) and MIE (= 0.07, ES = 0.21, 6.5%) compared to CON.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fat oxidation AUC following HIIE (P = 0.008, ES = 0.79, 38.9%) compared to CON, but with no differences between MIE and CON and HIIE and MIE (P > 0.13). In conclusion, 7- to 10-year-old boys may have limited scope to improve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glucose tolerance after a single bout of HIIE and MIE. However, fat oxidation is augmented after HIIE but not MIE.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4周有氧运动对肥胖儿童少年运动减肥后体脂率、胰岛素、血脂、血管慢性炎症因子等动脉粥样硬化致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11年上海巅峰运动减肥夏令营的30名肥胖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4周中小强度有氧运动为主结合适当饮食控制的减肥运动训练。分别于运动减肥的前一天和最后一天测试受试对象身高、体重、体脂率等身体形态指标及血液指标。结果:运动后肥胖儿童少年体脂率显著下降,空腹血清胰岛素、血脂水平与运动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血清脂蛋白酯酶水平明显升高,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降低。结论:4周有氧运动可以明显降低肥胖儿童少年的肥胖程度、胰岛素水平,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脂代谢,一定程度上抑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炎性病变,对预防肥胖青少年成年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设计DTT还原胰岛素,HPLC再现A、B链开链反应过程的生物化学实验。筛选出最适还原反应条件,最佳HPLC分离条件。通过质谱(MALDI-TOF-MS)分析确定了产物的结构。实验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再现性好,通过本实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HPLC的分析原理、操作方法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系统运动减肥过程中血、脑胰岛素水平的改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复制系统运动减少腹部脂肪积累的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放免的方法测定了血清、脑脊液及脑组织中胰岛素和C肽水平,并分析其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运动能提高脑胰岛素水平,系统运动所致的脑胰岛素水平增高在运动减少腹部脂肪垫脂肪积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临床上很多糖尿病人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但是护理学基础教材中并无此项,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面临困惑,带教老师对学生此项操作也不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对此项操作的校内学习需求迫切,因而制定了胰岛素的皮下注射技术考核细则,在带教班级基础护理教学中进行试行并收到一定效果。考核标准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体现了完整的护理程序、无菌意识、三查七对原则;同时语言明晰准确,比重合理,便于评分。  相似文献   
99.
为了观察饮用恒顺香醋后运动员脂代谢及相关激素的变化,为运动营养、消除运动性疲劳及开发运动保健饮料提供参考;将24名大学男运动员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饮醋组,主要测试身体成份、血脂成份、胰岛素和皮质醇等指标;结果发现:饮用恒顺香醋后,饮醋组与对照组和实验前相比,体重、BMI、体脂百分数、体脂含量下降(P>0.05);血浆TG、LDL、apoB下降(P>0.05);HDL和apoA1上升(P>0.05或P>0.01);INS下降(P>0.05);COR上升(P>0.05)。得出结论:饮用恒顺香醋可以显著调节血浆中INS和COR的浓度,从而改善运动员身体成份、血脂成份。  相似文献   
100.
脂肪细胞因子及其在能量代谢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分泌的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脂肪细胞因子。它们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内环境稳定及免疫应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症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了脂肪细胞因子瘦素、脂联素、抵抗素在机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一些脂肪细胞因子及其具体作用机制至今还不完全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