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5篇
教育   658篇
科学研究   374篇
体育   186篇
综合类   7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文章研究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资源分配中的小区边缘用户数据流量与小区总吞吐量之间的折中均衡方案.采用干扰协调技术及功率控制算法,引入小区公平性因子来均衡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公平性.仿真计算结果显示,与传统PF算法相比,改进算法(TFI-PF)可以有效改善系统性能,提高小区吞吐量水平并改善用户公平性,在频谱利用率和公平性之间进行良好的均衡折中.  相似文献   
62.
新的传播科技带来新的媒介生态,新的媒介生态需要新的监管模式。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加速传媒监管模式变革以应对三网融合趋势。不同监管模式适用于不同的传媒经营格局,发挥着不同的效力。我国三网融合刚刚起步,远未进入成熟阶段,建立统一监管模式尚无必要。基于客观现实,我们应在维持分业监管的基础上,采用协调合作机制实现三网融合过程中传媒监管模式的过渡。  相似文献   
63.
罪名拟定必须坚持概括原则、文本原则、协调原则、准确原则。概括原则是指罪名应当简约、精炼。文本原则是指拟定罪名应当尽量使用罪状中的表述词汇。协调原则要求罪名之间应当协调一致,相似、相近罪名应当呈现出规律性。准确原则是指罪名应当反映罪名的本质特征,不能出现罪名的外延大于或者小于罪状的情形,更不能产生歧义。新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涉及的争议罪名,运用如上四个原则拟定,会得出恰当结论。  相似文献   
64.
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和博弈理论,运用定量化模型研究了风险关联对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投资的影响。通过对比非合作博弈和社会最优下的自我防御投资和网络安全保险水平,提出相应的协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关联性风险趋于很小时,自我防御投资水平随其潜在安全损失的上升而增大;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安全投资时往往会忽略对其他企业的边际外部成本或收益的影响,这种负外部性特征会导致企业自我防御投资和网络安全保险水平均低于社会最优化水平。政府通过补贴企业自我防御投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企业的风险管理决策,进而改善企业安全水平,有效提高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内隐外显协同学习机制。通过内隐外显协同机制的阅读测试来探究和证实它对研究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它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说明了内隐外显协同学习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和能力;证明了学生自主学习性和内隐外显协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的高度耦合协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的测算得知,并没有城市处于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同步型的发展阶段,而是全部位于滞后型或超前型的状态,且滞后型成为主流趋势,城市数量也呈现递增的态势;②东北三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程度总体较高,以中高度耦合为主;在区域内部,辽宁省内中高度耦合的城市比例明显高于吉林和黑龙江;③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协调度分析得知,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沿哈-大交通经济带呈带状分布;协调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递减分布趋势,即越靠近中心城市协调度越高、越远离中心城市协调度越低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7.
基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以西安市2001-2011年统计年鉴和教育统计公报的数据为基础,构建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交互作用下的两个子系统,运用线性加权和法确定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进而评价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结果表明:(1)2001-2011年期间,基础教育发展指数平均每年上升0.08个点,社会经济发展指数平均每年上升0.03个点;(2)研究期末协调度为0.993、协调发展度为0.902,协调发展类型为优质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西安市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西安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根本性转变,以期达到社会经济和基础教育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8.
发育协调障碍(DC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问题,常见于儿童。DCD儿童具有显著的认知缺陷和不及同龄儿童的身体机能水平。当前对于DCD儿童的运动干预并没有明确的方案。通过介绍DCD研究的发展过程,分析DCD儿童的认知特征和身体机能水平,展示当前常见的运动干预手段,并为运动干预研究提供建议,有助于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69.
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识别和分析这些差异对解决中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全球生产网络(GPN)框架的三大核心要素(价值、权力、嵌入)和两大维度(制度和网络),研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演化、影响因素、绩效评价和政策设计进行梳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演化过程中因不同时期发展目标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导致了差异化的价值生产,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顺序和关联要素组合的差异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和环境条件三大方面。区域协调发展的绩效评价标准各异,但集中关注了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以及经济与社会、生态等不同维度之间协调度的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设计主要包括制度设计和网络设计。未来应加强对不同行为主体参与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力度、省际边界地区协调发展模式的研究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评价机制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70.
食物与营养安全研究是长期粮食安全研究的延伸,也是人民追求健康和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而树立大食物观,统筹陆海食物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出食物与营养安全状况。本文基于食物营养成分视角,利用食物营养转化模型核算2003—2018年中国食物营养的生产和需求量,运用食物营养富缺指数刻画出中国食物与营养安全的整体态势。结果表明:①中国食物营养成分产量均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和食物贡献率有所差异;谷物类是热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第一大食物来源和增长贡献者,而脂肪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肉类;海域食物营养成分产量较小,但在单位营养含量、食物多样性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上都存在一定的优势。②考虑人口结构变化,中国食物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总量逐年上升,涨幅分别达到6.9%、7.6%和7.0%,人口增长是中国食物营养需求增长的第一大驱动力;而中国食物营养的人日均需求量呈现下降趋势,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③中国蛋白质供应一直处于绝对安全水平,热量长期处于相对安全及以上水平,脂肪长期处于相对安全和供应不足的水平。④中国食物损失和浪费量惊人,这也使中国热量和脂肪滞后4~9年进入相对安全和绝对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