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7285篇
科学研究   53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94篇
综合类   420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474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758篇
  2005年   647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磨砺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从相关的研究成果看,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在体育教育中实施磨砺教育无疑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对体育教育中的磨砺教育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认为磨砺教育的实施状况并不乐观,提出要大力宣传磨砺教育、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磨砺教育、以心理疏导为基础、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借鉴磨砺教育成功经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92.
以现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版)教材为蓝本设计问卷,随即选取了中部地区三所高校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2.0统计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结果表明:学生认同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但对教学效果难有定论;德育课对大学生思想品质的影响各有不同;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但心理辅导严重不足;"金钱至上"还是"人品至尊",学生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及时对当前的问题做出回应,以生为本,既服务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需要,又服务于国家政治发展需要。德育要向大学生课余生活延伸,课程体系的变革应该朝着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稳定与开放、人的发展价值与政治价值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3.
法拉比试图运用理性思辨的方法来论证伊斯兰教及其理论。他通过吸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形成了"哲学统一"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流溢说",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真主流溢的过程;充分肯定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建立一个高度理想化的社会——道德城,且把它看作是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94.
谢志朝 《海外英语》2011,(9):124+137
It up to the efficience of moral education whether the vacational students can meet social requirements or not.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va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in a new era.  相似文献   
95.
段丽斌 《海外英语》2011,(6):1-2,17
该文审视了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亨利·菲尔丁的代表作《汤姆·琼斯》。通过分析小说中Allworthy先生对汤姆·琼斯态度的转变过程,探讨Allworthy先生性格中体现出的人性的弱点,该文对Allworthy先生道德典范的地位提出质疑,并指出汤姆·琼斯和索非亚·韦斯特恩是新一代的道德典范。  相似文献   
96.
德育过程是形成思想道德主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7.
生活德育是建立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的人性教育,是通过维护生存并超越生存的一种自主性教育。生产劳动不仅是维护生存的根本途径,而且也是实现超越生存的根本方式。因而它是对接人与现实世界的唯一通道,也是人成其为人的必由之路。为此,学校教育必须回归德育的基础性地位,并搭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社会平台,从而使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反思自我,并在这一历程中接受生活德育。  相似文献   
98.
通过阐释德育校本化的基本内涵,结合高师院校的德育实际,说明高师院校德育校本化有其现实需要。高师院校德育应走校本化之路,这是高师院校彰显德育特色和个性、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9.
"新性善论"是论述"道德教育的可能性"问题的重要前提,强调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践的作用而使得人类个体具有先验性的道德禀赋。该理论的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近年来,该理论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学术质疑。在论证"道德教育的可能性"这个德育基本命题时,如果不能形成对"新性善论"较为一致的认识,则会形成制约我国德育理论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0.
受历史因素影响,澳门中小学公民教育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回归后,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澳门特区政府日益认识到提高公民素质、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缺乏本地合用的教科书,导致公民教育的成效并不理想。为此,澳门教育暨青年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开发了《品德与公民》教科书。针对青少年国家观念与公民意识的缺失的现状,"公民与政府"分册的编写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提升公民参与能力,促进澳门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