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2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超重肥胖大学生的健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维护超重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我们得出:超重肥胖大学生心理问题高于一般大学生,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有助于提高超重肥胖大学生的心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2.
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地掷球有氧运动对超重与肥胖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掷球运动具有明显地控制体重、改善形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是一项适合在学校广泛开展的减肥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43.
河北省超重与肥胖青少年活动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超重与肥胖青少年活动现状的调查,发现超重与肥胖青少年的每天日常活动量较小,部分超重与肥胖青少年喜欢单一的、体能消耗较小的体育项目,并存在相对运动负荷较大的现象,部分超重与肥胖青少年在体育锻炼时存在思想负担。通过对这些情况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对超重与肥胖青少年的日常活动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以我国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健康观的视角,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学生体重过重和肥胖的原因、肥胖的标准。从体育学和营养学角度出发,提出对儿童青少年学生体重过重和肥胖预防和干预对策,并予以整合、提炼,试图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徐丽梅  贾丽红  乔雪 《中国科技信息》2011,(7):223+222-223,222
目的全面了解医学院校大一学生的营养状况并针对相应问题给出解决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所有大一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等方面的体格测量,计算体质指数;采用SPSS11.5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处理,各组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结果 18-20岁大学生平均超重检出率为8.6%,肥胖检出率为3.4%,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9.3%;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显著大于男生。讨论医学院校应利用有利资源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改善学生学习压力和健全食堂管理机制,提高医学院校入学新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6.
安钢严 《科教文汇》2013,(36):149-150
探究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本文对超重与失重的教学方案进行了设计,把超重与失重的教学过程用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相结合,充分展示探究教学的主要思想和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47.
研究目的:探究体重超重/肥胖对中老年人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为超重/肥胖中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及运动健身等提供理论帮助。研究方法:依据身体质量指数及优势足等条件选取180名中老年人为受试者,按照体重将其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每组人数均为60人,且每组男女比例均为1∶1。采用动态、静态平衡能力测试仪对其进行不同姿势状态下的动静态平衡能力测试。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分析不同组间的动静态平衡能力差异,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分析组内左、右单足间静态平衡能力的差异。研究结论:体重超重、肥胖均能显著降低中老年人的动静态平衡能力,且肥胖对中老年人动静态平衡能力的降低程度要大于超重,这说明体重越大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危害越大;不同体重中老年人右单足的静态平衡能力有优于左单足静态平衡能力的趋势。  相似文献   
4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超重肥胖初中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结果显示:山西省超重肥胖初中生体育锻炼意识水平低,体育锻炼行为比较消极。建议:应重视对超重肥胖生体育锻炼意识及行为的培养;加强健康与保健知识教育;根据超重肥胖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科学的健身运动处方,培养其锻炼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  相似文献   
49.
目的运动干预对学生身体形态及素质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有氧运动的强度不同是否有不同的监控体重的效果。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有氧强度的运动干预方案探讨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循环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和结论运动干预前后,超重、肥胖女大学生各身体形态指标均值均有显著性下降。运动干预后,BMI指标下降最为明显(P<0.05),肥胖组女生WHR指标受大强度运动干预影响较大(P<0.05)。不同运动强度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循环机能的显著性影响仅体现在大强度运动对各组内女生舒张压指标的影响(P<0.05)和中等强度运动干预对肥胖组女生舒张压的影响(P<0.05),对超重、肥胖学生减脂降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研究目的:跳落动作作为影响人体下肢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超重人群而言,探讨跳落相关运动损伤尤为重要.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总结了超重人群相关损伤因素以及跳落模式对人体下肢的运动学、动力学、肌肉激活以及运动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与结论:目前研究发现对于超重人群的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