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6篇
教育   468篇
科学研究   43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图书馆要创新读者服务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阐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创新读者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创新读者服务模式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2.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以“以人为本”为理念,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养,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德育工作的治本之策。要在教师专业化要求下完成“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就必须建立道德自我反思制度、创造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增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73.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人文价值。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确立和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大力培育人文精神,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肩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74.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要确立大学和谐发展观,消除当前大学在发展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不协调,促进大学校园和谐、稳定、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75.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面临着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刚性管理突破的选择与创新,更彰显出以人为本在高校管理工作上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意义。而落实以人为本,需要突出把握的一个重点是,就是要架构服务型大学生管理体制。以人为本语境下服务型大学生管理体制的架构,要以人为本,用全面化的管理思路构筑育人环境;贴近学生,以主体性的管理模式鞭策学生向上;以文化人,用多样化的特色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服务学生,以专业化的管理水平促进学生成长;关爱学生,以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激发学生成才;立足长远,以常态化的管理机制推动学生发展关爱学生。  相似文献   
76.
高职院校建立人本化的德育模式,对于培养素质过硬、品德高尚的技能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当前高职院校德育现状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人本化德育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77.
本文在分析国土资源系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现状和问题、借鉴国内外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培养经验和做法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人才梯队、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协调发展,树立科学人才管理理念、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国土资源创新型人才文化氛围"等培养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
"以人为本"字面含义丰富。现阶段,我党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进行扬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进行继承和发展,赋予"以人为本"新的内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采取适当的方法和途径,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79.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社会各界十分关注,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生摆脱困境.然而,社会关注方式不当加大了贫困生的精神压力,以致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从贫困生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贫困生群体的生活状况与内心世界,提出不管是社会资助、学校教育,还是贫困生自身认识,都应当从人本的角度去思考,让贫困生切切实实摆脱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80.
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的聚集区,同时也是多元化价值观的集散地.高校管理的本质是在遵循共同的基本价值定位的前提下,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本的价值取向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应通过强化实践主体、丰富实践内容和拓宽实践途径来实现人本价值的机制转换,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