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教育   2131篇
科学研究   71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181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我国技术效率的测算: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何枫  陈荣  郑江绥 《科研管理》2004,25(5):100-103
本文在1981—2000年间我国29个省市数据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20年间的技术效率变迁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是相对较低的,但其在20年中却一直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92.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量动态模拟及其宏观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鸡公山科学考察资料及1991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采用森林材积源生物量推算方法研究了鸡公山森林生物量及其净生物量的现状,并对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宏观价值进行模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991年鸡公山森林生物量为20.1×104t,平均森林生物量为70t/hm2,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4t/hm2);单位面积的净生产力为14.31t/(hm2·年),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总净生产力4.1×104t/年.从总体上看,鸡公山的森林以中幼龄林为主体,马尾松、杉木和栎类林木的平均生物量较低,分别为35.7 Mg/hm2、46.2 Mg/hm2和64.8 Mg/hm2,而次生阔杂林的平均生物量相对较高,为124.2Mg/hm2.马尾松林、杉木和栎类林的平均生物量较低,这一方面说明这类林木的质量较差,幼龄林和残次林较多,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如果对现有森林加以更好的抚育管理,鸡公山森林还有很大的潜力.鸡公山森林生物量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鸡公山的生物量有巨大增长潜力,加强保护,生物量可从1991年的20×104t增加到2030年的36×104t.根据能值理论与方法对生物量的宏观经济价值评估,生物量的宏观经济价值也会从1991年的5 552×104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10 000×104美元.  相似文献   
993.
This paper develop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explores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GPN), the role of network flagships in transferring knowledge, and the formation of capabilities by local suppliers. GPN are a major innova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hese networks combine concentrated dispersion of the value chain across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 and national borders, with a parallel process of integrating hierarchical layers of network participants. The network flagships transfer both explicit and tacit knowledge to local suppliers through formal and informal mechanisms. This is necessary to upgrade the local suppliers’ technical and managerial skills, so that they can meet the flagships’ specifications. We also examine how GPN can act as mediators in the capability formation of local suppliers.  相似文献   
994.
Technology and the process that produces i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re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as homogeneous entities. In reality, the typ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is composed of three elements: a generic technology base, supporting infratechnologies, and proprietary market applications (innovations). The first two have public goo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efore, explicitly modeling them is essential for public policy purposes. The fundament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elements require a technology production function that captures the supporting roles of the public good elements in creating proprietary applied technology. These critical quasi-public technology goods are supplied to a significant extent by exogenous (external) sources: central corporate research labs, government labs, and increasingly, universities. The expanding university role beyond basic research complicate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of the national R&D establishment and increases the need for a more accurate model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to better inform R&D policy.Moreover, in assessing the resulting applied technology's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both the general and partial equilibrium literatures enter the technology variable into a production function with the common “production” assets (physical capital and labor). Such models obscure an important distin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these production assets—namely, the fact that technology is primarily a “demand-shifting” asset. As such, its role is correctly specified only when combined with the other major demand-shifting asset, marketing. Allocations to these two assets vary across competing firms implying a spatial model of competition, while still providing traceability to the exogenous sources of public good technology elements, such as universities.  相似文献   
995.
彭新敏  吴东  郑刚 《科研管理》2016,37(1):145-152
全球制造网络"嵌入悖论"的存在使后发企业面临沿价值链持续攀升的难题,即全球制造网络要求后发企业专注于价值链制造环节内的工艺升级与产品升级以提升当前经营效率的同时,也可能阻碍后发企业职能升级与跨链升级导致其长期适应能力减退。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大型民营企业海天集团持续升级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揭示了双元性可以作为后发企业破解全球制造网络"嵌入悖论"的一种机制,并进一步识别了联结多样化在构建双元性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在全球制造网络中要实现持续升级的后发企业,首先必须要有主动构建双元性的战略意图,其次可在合作伙伴、合作方式与合作职能三个维度之间进行联结多样化配置来构建双元性。  相似文献   
996.
马跃  蔡兵  雷斌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1):39-43,47
在解析交叉学科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交叉的类型、交叉的新颖性、交叉的性质等描述性信息,提出了成果的实践价值、创新程度、形成成果的动力、影响能力、成果的扩散、成果的逻辑关系等定性指标;设计了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介绍了直观判定法、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增量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必须为适应全球化经济环境而进行变革。介绍了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效快速重组生产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对网络联盟企业的作用及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制造业应用高效快速重组生产系统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8.
新桂系为了巩固广西这一后方根据地,提出了"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并根据三民主义的精神制订了"三自"政策,其中实施"自给"政策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开展公共造产运动.广西"新民团"是公共造产运动的主力军.在新桂系的组织下,民团举办了大量公产,对广西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中国西部教育生产函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运用“甘肃基础教育调查研究”项目2004年调查数据,采用教育生产函数方法和分层线性模型,对甘肃省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三个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校同伴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影响;教师素质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负影响;分权管理制度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正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提高西部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提出以下主要政策建议:缩小班级规模;提高教师素质;建立代课教师权益保障制度;推动学校实施分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00.
作者对区位商这一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范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通过详细分析区位商的含义、公式和应用中的各种问题,对传统的分析范式进行修正和扩展,最终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体系和运算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