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少儿短道速滑运动员系统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英男 《冰雪运动》2009,31(2):23-26
通过多年来对儿少、成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指导经验和理论研究,指出少儿早期训练应以技术训练为重点,采用短和超短距离训练,形成规范的技术定型和滑跑风格 全面平衡发展少儿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重点改善柔韧、灵敏与协调性 力量训练以小重量器械多次为主,并加强其腹肌、背肌训练,在少儿时期就应抓好心理训练等为日后培养优秀尖子运动员全面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2.
刘万廷 《冰雪运动》2007,29(4):9-11,18
世界速滑强国高度重视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已成为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阐述速度滑冰运动员肌肉力量的特点,探讨速度滑冰运动员力量系统训练的原则,针对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特点,提出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33.
速度滑冰运动员夏季训练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冰雪运动》2007,29(4):32-33
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运动性疲劳的的长期积累,可导致过渡性疲劳的产生。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采取积极的疲劳恢复措施,能有效预防过渡性疲劳的产生。分析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认为提高整理活动的效果、加强膳食营养和进行积极的放松等是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4.
短道速滑运动员自信心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欣  官明坤 《冰雪运动》2009,31(1):15-18
在短道速滑训练与比赛中,运动员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对于取得比赛的胜利起着关键性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自信心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影响与作用,及缺乏自信心的运动员的各种表现,认为动机、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情绪状态、外界环境变化是影响运动员自信心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明确奋斗目标、进行科学的心理训练、提升运动员的个人综合素养等方法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35.
速滑运动员掌握正确的弯道滑跑技术要从少年儿童时期抓起。在抓好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密切结合专项特点进行身体机能和肌肉力量等基本功训练,为掌握正确的弯道滑跑技术和将来创造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6.
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动作结构的模式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动作结构的模式特征 ,对技术动作的诊断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方法从三维角度对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弯道蹬冰技术进行研究 ,认为 :步长间滑步长度和滑步宽度的组合应遵循 3.6∶1的原则 ;蹬冰过程中人体重心的纵向位移幅度明显大于横向 ,并非传统认识中的横向移动幅度大于纵向 ;优秀速滑运动员运用Clap式冰刀时的展膝程度并非传统认识上的充分伸直 ,而与采用传统冰刀时的展膝程度相似 ;提供了用起蹬条件作为判断和评价运动员蹬冰初始条件的方法 ,并推测了下肢关节的有效蹬伸范围  相似文献   
37.
对短距离速滑运动员有氧能力训练的认识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分析王霏、高雪峰1000m比赛成绩提高的原因,认为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的作用。介绍了高雪峰有氧能力训练的方法,指出短距离速滑运动员通过有氧能力的训练,能使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38.
速滑运动员髌骨劳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膝关节髌骨劳损在速滑专业运动员群体中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这与该项目在运动过程中,膝关节多在半蹲位内收或外展发力有关,如预防和治疗不正确、不及时,不仅会严重速滑影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甚至还会影响今后的日常生活。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了速滑运动员髌骨劳损的原因,阐述了膝关节急性损伤的处理等治疗措施,指出从运动员选材,注重股四头肌肌肉力量的训练,加强柔韧性、协调性和本体感受性的训练,保持肌肉平衡及关节稳定性等方面对速滑运动员的髌骨劳损进行预防,以期帮助运动员科学训练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有效地避免和减少髌骨劳损的发生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9.
郭静璐  孙岩 《冰雪运动》2011,33(3):15-17
花样滑冰运动的特点决定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各项素质要全面均衡。近年来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梯队建设问题凸显,而运动选材是梯队建设的重要一环。从遗传因素、年龄、体型、基本素质、运动生理生化指标、心理特点等方面对单人花样滑冰女子运动员的选材进行探讨,提出整体稳定性、核心区稳定性、跨高稳定性、跨远稳定性、跳跃稳定性、落地稳定性、左右区发展平衡性、静力平衡性等核心区功能评价手段,旨为花样滑冰教练员提供选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0.
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的弯道蹬冰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认为:优秀速滑运动员运用Clap式冰刀时的展膝程度并非传统认识上的充分伸直,而与采用传统冰刀时的展膝程度相似。蹬冰结束瞬间膝角在149.9°±6.63°~158.4°±4.83°之间。由此推测,Clap式冰刀与传统冰刀在下肢蹬伸技术动作上的差异并不是由膝关节所引起,可能与踝关节和髋关节蹬伸技术动作的改变有更大的关联性;提供了用起蹬条件作为判断和评价运动员蹬冰初始条件的方法,依此推测了下肢关节的有效蹬伸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