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9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教育   5522篇
科学研究   987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83篇
综合类   33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碳排放问题不仅体现在总量增长方面,而且也体现在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变化方面。从大区地域系统变化来看:东部地区的碳排放始终在全国占据着主导地位;中部地区碳排放在全国的比重表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西部地区比重虽较小,但基本保持着上升趋势。从省(区、市)级变化来看:1953年以来,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不断增大,并且其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1952年为起始阶段、1953年-1980年为初级分化阶段、1981年-2005年为快速演进阶段。本文试图通过产业-能源关联和能源-碳排放关联两个基本评价模型,解析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①产业结构的演进决定着一次能源消费的基本空间格局;②地区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越是走向成熟,其一次能源消费的增速也就越是减缓;③缓慢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难以降低地区碳排放增长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快产业结构演进速率以逐步减缓地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以及最大限度地改善各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供应结构,是有效控制区域碳排放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2.
结合常微分方程的指数方法和波形松弛方法, 建立指数波形松弛方法。然后证明了该方法是收敛的。最后通过算例与显式欧拉方法、指数方法和波形松弛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弱耦合的大系统, 指数波形松弛方法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93.
卢贵敏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0):1053-1058
文章围绕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简要介绍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职能和已取得的成效,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产业、培育新型主体、推进生态治理等方面分析了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重点阐述了农业综合开发推进田园综合体的重要意义、理念内涵、主要思路;最后从农业综合开发发挥科技的作用,提出要把"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紧密结合,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联系合作,从而为农业综合开发插上科技之翼,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994.
粮食安全是事关国家发展与稳定、独立与自主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的粮食安全理念和体系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在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中面临一定挑战。面对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对传统的粮食安全观进行改革,树立新时期粮食安全观,用于指导和助推粮食供给侧改革。文章尝试汇总当前阶段我国粮食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主要形势和面临的问题,阐明当前供给侧改革是树立新时期粮食安全观的重要机遇,应该从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树立全球视野和双底线思维以及倡导健康与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着眼,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出路提供科学合理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5.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前提。首先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其次总结当前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论述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途径:提品质和调结构引领三产融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补齐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短板等;最后提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发展以生态安全与资源节约为目标的现代生产技术、以规模化和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装备技术、以粮食营养安全与资源集约利用为目标的现代加工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意义]对社会情景感知计算研究对象、特征及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以社会情景的概念为出发点,从社会情景感知系统的视角,对社会情景获取、社会情景建模、社会情景推理、安全与隐私四个模块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进行探讨。[结果/结论]总结社会情景的五个描述维度;论述社会情景感知计算与传统情景感知计算的区别与联系;对比分析社会情景感知计算关键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性,为社会情景感知计算研究关键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提出为鼓励更多创新成果问世,科研评价体系应增设创新潜力评价指标。从理论上阐述以网络结构为视角的结构洞理论和媒介角色分析在测度评价客体创新潜力方面的适用性。以经济学作者为例,实证结构洞约束系数和媒介角色系数作为创新潜力测度指标的实用性。经过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总结这两种指标的特性、关系和使用方式,认为这两种指标对于学科、作者、机构等的创新潜力均可测度,并且应配合使用达成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98.
结合矿井实际,从清洁开采的角度,对有关中等复杂地质条件下清洁回采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应用.此方法对实现矿井生产优质高效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常微分方程中常数变易法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数变易法是求解一阶非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求解一类特殊形式的一阶常微分方程入手,证明了变量分离方程、Bernoulli方程、部分齐次方程以及其它形式的一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可用常数变易法求解,从而将常微分方程中的常数变易法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主要采用调查和统计的方法,归纳总结了中古前期汉语被动句在结构和使用方面的特点。其中,“为”字式和“被”字式结构最为复杂,“为”字式、“见”字式、“为…所…”式和“被”字式被动句谓语动词后都出现了宾语和补语,“为…之所…”式谓语动词几乎全部是双音节的,“为…所…”式和“被”字式使用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