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9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教育   2135篇
科学研究   122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46篇
综合类   20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程妮  刘航 《现代情报》2014,34(6):79-86,91
发明专利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一个企业甚至国家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专利引证活动可以反映知识转移情况。针对2011年申请的中国“收获和割草”领域的发明专利,从申请人、发明人、分类号、关键词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并且考察了其中的专利引证活动,包括对专利文献的引证和对非专利文献的引证,对我国基于专利引文的农业知识转移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基于专利引文的农业知识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2.
曹瑞芬 《资源科学》2014,36(6):1211-1219
耕地资源既能产生生态效益,为整个社会提供生态福利,具有正外部性,同时也会因为不合理利用而损坏人类的福利,产生负外部效应。仅仅估算耕地的正外部性价值量,可能会高估耕地保护经济补偿额,不利于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本文以湖北省102个县(市、区)为例,分别测算了耕地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价值量,进而得出耕地的净外部性价值量;此外,通过测算各区域内部的外部性需求量得出耕地保护的外部性盈亏水平,并据此实施跨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均衡各区域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北省大部分地区的耕地对外界环境均起到了正面影响,但省内耕地资源的净外部性水平差异明显;②扣除区域内部的外部性需求量,湖北省共有41个县(市、区)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有盈余,属于财政转移支付受偿区;同时,共有61个县(市、区)耕地资源的外部性处于亏损状态,属于财政转移支付支付区;③财政转移支付行为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各个县(市、区)的转移支付额占当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较低,约为0.007%~5.030%,均在政府可承受的范围内。研究成果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3.
输油泵体活塞孔的圆度、粗糙度对输油泵的性能影响很大.本文对输油泵体活塞孔加工改进过程中各种加工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了最终满意的加工方案.  相似文献   
174.
壮母语学生英语学习有其自身特点,英语的学习过程是其母语、汉语和英语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三语间相互影响、作用或干扰导致其语言迁移的动态性、复杂和多样性。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研究壮母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可帮助我们进一步认清壮族学生语言习得中的障碍,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重点,帮助壮族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5.
杨阳  刘文飞  丁堃 《科研管理》2022,43(7):189-199
基于我国高校已转移的发明专利,筛选出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17500条数据,这些发明专利作为高校技术转移活动中专利技术的载体,是分析高校专利技术转移产出的直接数据来源。以知识转移理论为基础,从转移方、接收方、技术知识特性及技术转移路径四个层面对绩效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弥补了现有指标中收益指标过多,评价指标不易获取且分散,实证操作困难等不足。同时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238所高校专利技术转移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位于第一梯队,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位于第二梯队,重庆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位于第三梯队,属于同一梯队的高校,虽综合得分相近,但其绩效表现形式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6.
Dialectal Arabic (DA) refers to varieties of everyday spoken languages in the Arab world. These dialects differ according to the country and region of the speaker, and their textual content is constantly growing with the rise of social media networks and web blogs. Although research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 on standard Arabic, namely Modern Standard Arabic (MSA), has witnessed remarkable progress, research efforts on DA are rather limited. This is due to numerous challenges, such as the scarcity of labeled data as well as the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DA. While some recent works have reached decent results on several DA sentence classification tasks, other complex tasks, such as sequence labeling, still suffer from weak performances when it comes to DA varieties with either a limited amount of labeled data or unlabeled data only. Beside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zero-shot transfer learning from models trained on MSA does not perform well on DA.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daSL, a new 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ation framework for Arabic multi-dialectal sequence labeling, leveraging unlabeled DA data, labeled MSA data, and existing multilingual and Arabic 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s (PLMs). The proposed framework relies on four key components: (1) domain adaptive fine-tuning of multilingual/MSA language models on unlabeled DA data, (2) sub-word embedding pooling, (3) iterative self-training on unlabeled DA data, and (4) iterative DA and MSA distribution alignment. We evaluate our framework on multi-dialectal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NER) and Part-of-Speech (POS) tagging tasks.The overall results show that the zero-shot transfer learning, using our proposed framework, boos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ultilingual PLMs by 40.87% in macro-F1 score for the NER task, while it boosts the accuracy by 6.95% for the POS tagging task. For the Arabic PLMs, our proposed framework increases performance by 16.18% macro-F1 for the NER task and 2.22% accuracy for the POS tagging task, and thus, achieving new state-of-the-art zero-shot transfer learning performance for Arabic multi-dialectal sequence labeling.  相似文献   
177.
探讨城市包容性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为包容性如何影响城市创新以及人才区位选择动因提供证据和解释。根据新经济地理学构建一个包括两区域、五部门、三要素的区域创新增长模型,分析城市包容性通过影响人才迁移进而影响城市创新的作用机理,并利用“百度迁徙”大数据对我国277个地级市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包容性不仅会对城市创新水平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会通过促进人才流动对城市创新水平产生间接影响;同时,对具有不同外商投资水平、工资水平及高铁通达性的区域来说,包容性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此外,文化多样性在人才促进城市创新的过程中起到催化剂作用,但对其他群体来说却表现为抑制作用。最后提出重视提升城市软实力作用、因城施策,以提升地方生活品质为重点提升城市包容性和吸引力,以及注重增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强化包容性对创新的带动作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8.
李立朋  丁秀玲  李桦 《资源科学》2022,44(3):450-463
分析提供不同资源支持关系网络对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可为政府完善土地流转支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基于资源支持视角测度关系网络,利用黄河流域1908份农户数据建立Double Hurdle模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土地流转影响。结果发现:①提供不同资源支持的关系网络对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农户土地流转概率及规模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农户土地流入而言:资金支持型关系网络每增加1单位,流入概率提升22.14%,信息支持型关系网络每增加1单位,流入规模扩大9.92%,劳动支持型关系网络作用不显著;对农户土地流出而言:劳动支持型关系网络每增加1单位,流出概率下降56.52%,信息支持型关系网络每增加1单位,流出概率上升0.91%、流出规模扩大1.95%,资金支持型关系网络作用不显著。②关系网络对黄河流域上游农户、中游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资金支持型关系网络仅正向影响中游农户土地流入概率;劳动支持型关系网络仅负向影响上游农户土地流出概率;信息支持型关系网络正向影响上游农户土地流出概率与规模,正向影响上游和中游农户土地流入规模。鉴于此,政府应重视区域差异,通过政策强化关系网络对农户土地流转的资源支持作用,并加大对农户土地流转资金、信息等资源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9.
曾龙  陈淑云  付振奇 《资源科学》2022,44(8):1560-1576
随着农地流转的深化,土地规模化经营能否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亟待研究。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进一步基于2020年CLES农户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探究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影响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行为的微观基础。研究表明:①从宏观层面来看,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其受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正向调节作用,且是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②从微观层面来看,土地规模化经营推动了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行为,且是通过提高农户参与农业技术培训积极性来推动农户家庭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行为。因此,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政策目标上具有协同性,为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府应实施有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配套制度,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助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0.
邓光耀  陈荟荟 《资源科学》2022,44(5):1036-1050
了解中国区域间产业隐含能消耗转移状况及空间影响因素,对促进地区产业节能及平衡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立足增加值视角,构建中国省间多产业贸易流通价值链模型,测算各省隐含能和增加值贸易,并选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地理距离等因素在时空上对各省国内传统、简单及复杂贸易价值链隐含能消耗总量的影响异质性。研究表明:①多数省份在满足本地最终产品需求上的隐含能占比最高,其次是出口产品,接着是国内三大贸易价值链上的隐含能占比,而跨区满足本地最终产品需求的隐含能占比最小。②多数区域都在扩张区域间及出口贸易规模。东北及三大沿海地区总体隐含能产值上升;两河中游地区经价值链获取增加值的成本更高;西南、西北两地在大部分路径的隐含能成本增加。③三大价值链隐含能转移中,东部沿海、黄河中游地区多处于隐含能转移量高位;西北地区常处于隐含能转移量低位;其他区域转移量适中。④较2012年,2015年经济发展水平对多数省份在国内三大价值链上的隐含能总消耗量的影响转为负向;科技发展水平转为仅对西南、西北地区呈正效应;产业转移与地理距离对各省的正向作用减小。本文结果对探究各区域产业隐含能流通状况、跨区贸易隐含能消耗的时空特征及制定针对性节能方法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