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4篇
教育   30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11年1月30日下午,在中南海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首次提出了中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的"同心"思想。这一思想为搞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指明了重要方向。本文拟就该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试作粗浅分析,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同心"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充分发挥"同心"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2.
“穷而后工”是欧阳修提出的关于文学创作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文论观点。文章通过对这一观点内涵的界定,分析了“穷而后工”思想的源头和理论内涵,阐述了这一思想中关于“穷”与“工”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具体表现,并指出这一观点对于后世文学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均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初唐四杰的辞赋、骈文因被斥为“时带六朝锦色”而多不被人认同。这两种文体在事实上起到了开拓文学样式新路的作用。在辞赋的影响下,“四杰”的歌行呈现出铺陈展衍,纵横阖的气势;同时,辞赋中借事抒情的手法,赋予歌行一体以极大的语言表现力。而骈文的对偶、声像等形式方面的特点,被“四杰”运用于七言歌行,促进了“初唐体”的形成,也被推广到近体诗中,完善了五言律诗的格律体制。  相似文献   
54.
在美国当代女作家中,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一位勤奋而多产的作家。直至今天她笔耕不止,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对诗歌、戏剧和文学评论等也有涉足,为欧美评论界和读者所瞩目,被誉为当代世界文坛上的“心理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本文将从欧茨的成长经历、创作道路、创作手法对她本人及其作品进行较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55.
关于"意象",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就已有了明确定义。认真研读铁凝小说我们可以发现,早在创作之初她就已经在运用意象,小说中的那些空间场景都经过了精挑细选,已经不再单纯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概念,而是能够充分表达人们内心世界和揭示人类情感关系的空间意象。作家铁凝通过有力地刻画城市空间,向人们展示了城市空间对于人们心灵的严重禁锢,从而阐明了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  相似文献   
56.
2011年1月30日下午,在中南海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首次提出了中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的"同心"思想。这一思想为搞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指明了重要方向。本文拟就该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试作粗浅分析,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同心"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充分发挥"同心"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磨尖掐尖》中几位教师进行了分析--语文教师费远钟胆小怕事,只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英语老师郑丽争强好胜,近乎工作狂,却得不到学生的尊重;语文老师莫凡宗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却也无可奈何。指出在当今高考制度下一些尖子生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他们不堪重负走向疯狂,并进而得出结论:罗伟章的小说表达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体现了一个作家应有的真诚与良心。  相似文献   
58.
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诗词在艺术表现上也是绚丽多姿的。本文对其中较多出现的“男作女声”创作的类型、内涵、艺术效果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9.
木令耆的小说大多取材于她所熟悉的欧美华人的生活现实 ,努力挖掘他们复杂的心理负载 ,尤其是多重变奏的爱情纠葛和乡愁。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形象的描绘 ,揭示海外华人多层次的生活现状 ,以及他们对母土、亲人及祖系文化的复杂感情。探索他们在异国他乡的生存方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0.
读者,既包括客观存在的读者,又包括主观想象的读者,前者的存在不依赖于后者,而后者的形成则以前者为基础。当作者发现文章的既定读者对写作有帮助时可以时时想着读者,但当作者发现读者难以应付时可以把自己当成读者,以便暂时摆脱束缚,及时捕捉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