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620篇
科学研究   56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欧洲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王权因其代表时代所需和正在兴起的民族国家,因而具有进步性和需要强化。然而,德意志王权的表现却与时代要求相去甚远,难以成为正在兴起的民族国家的代表,表现出很强的落后性。  相似文献   
102.
《第二课堂(小学)》2008,(4):130-130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1862~1918),生于奥地利维也纳,表现主义画家,奥地利象征主义和新艺术主义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03.
王秋云 《山东教育》2021,(3):125-125
智慧的犹太人说:“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作家昆德拉说:“为什么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因为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愈远。人们愈思索,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距离就愈远。因为人从来就跟他想象中的自己不一样!当人们从中世纪迈向现代社会的门槛,他终于看到自己的真面目——他不但未曾看透世界,连自身都无法看清。”  相似文献   
104.
近代科学赖以生发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近代经验信念"只有在具有经验确定性的个别感性物中才能认识一般性的自然秩序.这一信念是在"基督教的中世纪"确立起来的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从未否定个别感性物的存在及感觉经验的确定性,而且他们始终力图依据感觉经验和个别感性物确证其教义和信仰,最终使理性从宗教信仰转向经验个别物.同时,神学家们还为经验信念的确立提供了宗教根据、奠定了哲学基础.在这整个过程中,基督教信仰始终发挥着根本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5.
聆听黑暗中的滴答声--浅析中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篇为科技史中一般认为"中世纪是科技发展的漫漫长夜"的传统观点翻案的小文章.虽然中世纪科学技术之光相对微弱,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黑暗,我们应该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这个时代进行反思.而要对这个时代进行反思,首先应该要区分中世纪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以及科学和技术这一对不同的概念.应该认识到中世纪为科学的革命和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技术方面曾有过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6.
大学是教师和学生聚集在一起构成的共同追求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组织,是按一定规则进行学术传播和科学研究的合作社会,是实施和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机构。中世纪的早期大学并没有独立的行政管理机构.随着大学的日益发展和成熟,由于协调日益复杂的师生活动和加强对外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7.
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始终是一部寻找“精神家园”的历史。从原始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的宗教幻想;从挣脱中世纪精神枷锁的人文主义运动到当代文明准则的确立,无一不是人类唤醒主体意识、建设精神家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和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08.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庄园经济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随着物质基础的发展和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商品交换活动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西欧实现商业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中世纪早期王权和教会组织对商业活动的保护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109.
农奴制的村社基础——以中世纪英格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两种解释农奴制兴衰的思路,一种认为,尽管农奴制存在管理成本高昂的固有缺陷,但其具有的某些优势足以弥补这一缺陷;另一种则认为,农奴乃是自愿为奴,因此并不存在监督管理困难的问题。从中世纪英格兰的情况来看,领主通过强化村社组织和农民相互监督,确实降低了管理成本。其他地区亦有类似现象。这些事实表明,将村社视为农奴制的重要基础,的确是解释其兴衰原因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0.
作为德意志文化传统之一的实用主义具有鲜明的双重性.由于中世纪以来各邦诸侯坚守的实用主义,使德意志的统一被人为地延迟了相当长的时期;因为普鲁士历任统治者信奉的实用主义,使其成就了自身的强大和国家的统一;也正是联邦德国推行的实用主义带来了二战后经济的复兴和国家的重新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