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620篇
科学研究   56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1.
14、15世纪处于转型阶段的西欧社会因为黑死病、自然灾害和持续的战争更加动荡不安,教会的权势和教士生活的腐败加剧了民众的不信任感,社会的宗教意识和民众的宗教信仰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为民众接受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社会思想基础.身处时代变革之中的神学家们以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批评传统的神学理论,为宗教改革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92.
在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档案中没有专门的卷宗记录"黑死病"流行期间的历史,笔者经过对文献的爬梳,通过找到的零星史料探讨了"黑死病"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对"黑死病"的预防和治疗超出了中世纪人的能力范围,中世纪的学界对此也毫无良策,然而中世纪大学以及大学教师并未坐以待毙、怨天尤人.本文通过对部分传世史料的梳理,管窥中世纪大学在瘟疫流行期间及过后的应对与作为,期望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大学在特殊时期所呈现的大致趋势.  相似文献   
93.
"双剑论"是中古西欧罗马教会所提出并主导的一种神学政治理论。在教皇格拉西乌斯一世"教权与俗权"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双剑论"在中世纪中期被正式提出。到中古盛期教俗相争,"双剑论"经重新诠释实现勃兴,教义诠释者赋予了其崭新内涵,意在提升教皇权威,树立教权高于俗权的权力地位。进入14世纪以后,伴随教会势力的下降与西欧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教俗权能逐步分离,"双剑论"饱受批判,最终在宗教改革的浪潮中走向式微。  相似文献   
94.
据统计,2008年陕西省文史类考生112153名,文科综合卷之历史学科成绩为:48分的选择题平均成绩22.91分,得分率47.73%;52分的非选择题平均成绩38.69分,得分率74.4%。历史学科平均成绩61.60分,得分率61.6%。与前几年(2005~2007)相关情况比较,我们认为,2008年文科综合全国卷Ⅰ历史试题难度居中,选择题较难,非选择题比较容易。下面我们将结合阅卷情况,从两个方面谈谈对2008年文科综合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认识。一、从优秀卷面看试题的效度与考生的发挥在2008年高考文综之历史学科的阅卷中,各题阅卷教师都见到不少史实正确、分析完整、行文简练、字体  相似文献   
95.
特定的经济形态决定相应的社会形式,虽然西欧中世纪城市仍然脱离不开其封建框架,但是建立在简单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中世纪城市行会经济活动和基本职能无不体现中世纪封建体制下城市经济的商品性和市场性,而这种经济方式也决定了中世纪城市市民社会的构成和特征.  相似文献   
96.
王川 《职教论坛》2008,(9):60-64
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手工业发达和行会的建立,使技艺学习和技能培训成为必需,学徒制职业培训便应运而生。行会对学徒培训制定了一系列规章,目的是保证既得利益者对行业的控制和垄断,因此必然遭到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学家们的批判与反对。中世纪后期的学徒培训出现了三个发展趋势:从行会的规章管理向国家法令管理过渡,从纯粹的技艺学习向最低的读写算学习过渡,以及师徒关系从父子亲情向雇佣帮工转变。  相似文献   
97.
在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过程中,封建主为了自身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支持参与了城市的兴建活动。城市也需要封建主的政治保护和军事庇护,双方进行过合作的过程。由于封建主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城市通过自治运动获取了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后,城市和封建主的矛盾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98.
欧洲"中世纪",是公元五世紀的古代希腊罗马时代与公元十六世纪前后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产生之间的一段历史,与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进行比较,中世纪西欧封建文明发展呈现出许多截然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不仅对于研究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生和政治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且对于研究近现代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异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100.
但丁——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