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798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68篇
教育   172287篇
科学研究   6387篇
各国文化   49篇
体育   2098篇
综合类   3109篇
文化理论   195篇
信息传播   5136篇
  2024年   613篇
  2023年   2520篇
  2022年   2206篇
  2021年   3615篇
  2020年   4281篇
  2019年   5665篇
  2018年   2927篇
  2017年   5640篇
  2016年   7348篇
  2015年   10099篇
  2014年   21037篇
  2013年   16024篇
  2012年   16836篇
  2011年   18700篇
  2010年   14706篇
  2009年   11938篇
  2008年   12450篇
  2007年   8834篇
  2006年   5728篇
  2005年   5342篇
  2004年   3788篇
  2003年   2801篇
  2002年   2279篇
  2001年   1746篇
  2000年   1347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文章从素描的课堂基础训练及课外鉴赏两个方向,说明了素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发展素描的绘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2.
当前在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过程中,很多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都作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下面笔者将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操练中的分组练习中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103.
我经常感到,每次上课,教师在说自己的教学设计时,都明显地表达了全面关注学生的愿望,从各个可能的环节来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在课堂现场实施的时候,我们发现,教师仍不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这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紧张和压力。例如,在学生分小组活动时,各个小组的学习进程出现了差异,小组的讨论非常热烈,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时教师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呀,我驾驭不了啦,会不会说我的课堂太乱了。”而不是说:“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教师关注全体学生,这就意味着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每次上课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还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或根本不参与。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04.
我国的远程开放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成长的阶段,但在教学模式的层面上,我们还没有一个系统成熟的构建标准,这给我们构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针对这一情况,通过比较研究和对工作实践的思考总结,本文在构建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王振华 《农村教育》2004,(11):63-64
最近,无意之中看到一则名为《万事随意》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8.
激励性和试探性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也使教师进一步地了解和把握他们的学习技能水平,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在催生着教师新的职业生活方式,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更是促成着课堂教学的新文化。它需要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旺盛的创造力探求课堂教学的新内涵,建构课堂活动的新方式,生成教与学的新行为,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110.
完善高校评估指标体系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从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必要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组织与实施等方面谈了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做法,以期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