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03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5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使得没有哪个国家.哪个行业能够回避全球范围内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在我国的传播媒介领域.同样面临培养和提升国内国际竞争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本质、核心和灵魂是连接,由连接而造成互动,在互动中人们求得交流和理解,这就是网络时代。当互联网已经是信息时代人类主体沟通并与现实世界相互联系的重要手段时,它所带来的最有影响的新闻传播观念和新闻传播实践就是“互动”,它使所有的  相似文献   
53.
54.
55.
传播媒介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多元、分散和隔离的当代.传播媒介变成寻求共同意识、安全感的重要途径。传播媒介对现实的反映与构造.导致公众对现实的理解基本上建立在媒介提供的内容之上。传媒在制造或消除公共安全感上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56.
郑坚 《新闻通讯》2010,(4):31-32
所谓视像,从广义上来看,指与现代电子光学技术密切相关、随着现代电子传播媒介发展起来、以电视与网络为主要传播方式、主要作用于人们的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图像艺术。在视像时代,个人文化规范的传承、社会组织形态的构建、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以至于文化创造的具象表现、文明发展的外在表征,都莫不以视像为其重要的传播手段与存在形式。我们的社会正成为一个影像媒介的社会,  相似文献   
57.
任何信息的传递都必须借助媒介,《诗经·卫风·氓》:“非我延期.子无良媒。”可见.无媒不足以传.无论物质还是信息。诗歌作为一种信息,它的传递当然也要借助媒介。然而诗歌传播媒介丰富而多样,人类传递信息所用到的各种媒介.在诗歌传播中大都可以用到。  相似文献   
58.
韩庚 《新闻知识》2007,(4):82-82
目前,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电子媒体,传播媒介越来越强调增强信息量,但许多传播媒介往往只注意增强数量,讲究刊(播)出了多少条数,而忽视了另一方面——信息量的包容性,从而使媒体经营属性无法充分展开。本文想就此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59.
流行语是网络传播中值得关注的重要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对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农民、干部、教师、普通市民等不同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及影响的调查发现:在流行语知晓度上,男性高于女性,农民群体低于其他四类群体;不同群体流行语的传播媒介基本以电脑为主,手机为辅;不同群体主要以同学、同事作为流行语的传播对象和以网络为传播途径;流行语的出现让他们更多地去关注社会热点事件。流行语是折射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0.
蒲学光 《新闻窗》2014,(1):17-19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传播媒介因平台、载体、受众等的不同,在速度、深度、广度、高度方面各扬其长。不受时空约束的新媒体竞拼的首先是速度,而报纸、广播、电视等具有自采新闻之长的传统媒体纷纷追求独家视角、独家观点、独家访谈等,力求在深度、高度、广度上能够与众不同,构建相应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