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31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368篇
教育   28191篇
科学研究   4611篇
各国文化   138篇
体育   2162篇
综合类   2388篇
文化理论   1706篇
信息传播   36827篇
  2024年   1290篇
  2023年   4832篇
  2022年   2256篇
  2021年   3246篇
  2020年   2994篇
  2019年   2919篇
  2018年   1488篇
  2017年   2380篇
  2016年   2653篇
  2015年   3813篇
  2014年   6181篇
  2013年   4831篇
  2012年   6016篇
  2011年   5694篇
  2010年   4436篇
  2009年   4138篇
  2008年   4379篇
  2007年   3132篇
  2006年   2431篇
  2005年   1821篇
  2004年   1357篇
  2003年   1143篇
  2002年   902篇
  2001年   771篇
  2000年   457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大多从事于记者、编辑、编译等一线专业工作的中国留学生对美国华文报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其通过华文报业在美跨文化传播中华文化受到诸多客观限制。中国留学生在美跨文化传播中华文化有其高度主观意愿、优选方式和积极效果,但也存在客观问题。建议在中国教育高中阶段开设中英双语、简明系统的《中华文化》课;大力开发优质中华文化影音产品;对留学生放开国内与国际网络连接;鼓励留学生在美方校园至少居住一年;支持留学生参加有组织的跨校联合活动。在跨文化传播中,应加强与美国普通外裔民众的互动与交流以夯实中美关系长期健康发展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42.
43.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维护民族团结与和谐校园的良好局面,结合内地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特点,提出坚持"四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坚持思想育人与心理育人的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的结合,坚持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相似文献   
44.
中国儒家“五常”思想承载了丰富的创新创业品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儒家“五常”思想中汲取精髓,深入挖掘其中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资源,积极将儒家“五常”思想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全过程。儒家“五常”思想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在修身立业、财富积累、人际交往、终身学习、信誉至上等观念的培养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儒家“五常”思想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观念、思想和文化上与时俱进,实现“三个转变”,设置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5.
46.
47.
知识经济时代,加之市场化体制变革,进一步突出了人才的战略地位及价值,是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而高校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系列工作组织与发展备受关注,在其整个育人结构中,校园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面对多元文化生态的冲击影响,其有效建设至关重要,共青团则发挥了关键职能。本文基于对共青团组织价值的解析概述,着重就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参与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8.
常江  何仁亿 《青年记者》2020,(12):24-25
随着全国范围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不断深化,我们对后疫情时代传播格局的展望也有了一种紧迫感。从整个信息传播格局来说,疫情期间人们可以显著感受到的一个变化,就是以微博为代表的公共社交平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一直重视青年与青年工作,青年与青年工作也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入新时代,随着党、团青年工作的逐步推进与深入,中国共产党也越来越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培养与启蒙工作。本文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育人理念和青年培养历史,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青年培养与教育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5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青年辅导员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主体,是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所在。地方高校青年辅导员由于在教育层次、学科背景和工作年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距教育部所要求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尚有一段距离。为此,要从端正职业态度、凝聚思想共识,完善知识结构、夯实理论根基,精准时间管理、凸显工作成效,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聚合优势,丰富实践经历、畅通成长之路等五个方面入手促进地方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