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3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连敏 《科学启蒙》2016,(Z1):24-33
人体对于我们来说,熟悉又陌生。四肢、五官等外在器官时时为我们所见,而体内又是什么样的呢?食物是怎么被消化掉的?为什么饿了肚子会咕咕叫?体内的垃圾场又在哪里呢?想不想认识一下保护人体免受病毒侵害的免疫卫士,还有那砰砰跳个不停的心脏?快来和笨笨一起体验一场人体历险之旅吧!  相似文献   
62.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承担方式随着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在采纳其他学者有关观点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3.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在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体系中都已得到了正式的确立,在保障债权人权益领域已发挥重大作用。但我国法律并未正式确立该项制度,其中最大的障碍是对传统理论债的相对性的固守,导致债权不能成为侵权行为的客体。债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不能仅因债权的相对性而排除了侵权法对其的保护。  相似文献   
64.
侵权责任法通过其功能对受到侵害的权利和利益予以保护,从而达到一种利益的平衡,侵权责任法的功能是体现侵权责任法的立法和司法最重要的部分。至今日,侵权责任法的功能也呈现一个渐次演变的过程,经历了复仇、赎罪、惩罚、赔偿损害和预防损害等。在现代社会,对侵权法的功能有单一功能说、双重功能说、多重功能说,其中,多重功能说更具有代表性,也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65.
我国确立公益诉讼制度理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利益遭受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有效地保护公共利益,我国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6.
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中的用户隐私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娜 《现代情报》2008,28(1):95-98
用户隐私权侵害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提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时必须面对与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在开展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工作中可能会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几种因素,提出了保护用户隐私权应该采取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67.
侵害他人债权是否构成侵权行为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是民法上有名的争论问题。我国在制定民法典时,应该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借鉴外国侵权行为法的立法经验,将侵害他人债权纳入侵权行为法之中,以完善侵权行为法的体系。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IE浏览器常见问题及表现形式的分析,介绍修改注册表,对IE浏览器常几尢问题的处理办法,以防范恶意网站的侵害,保证上网者上网时畅通无阻,提高上网速度.  相似文献   
69.
关于公共广播电视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公共广播电视的研究,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原因在于,随着我国传媒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化的弊端日益凸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当传媒业在不断地追逐商业利益时,公共利益往往被忽视甚至被侵害.传媒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才能维护好公共利益?这是困扰传媒业进一步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学界苦苦思考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0.
2007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3·15晚会”宣传片对郭德刚代言的“藏秘排油减肥茶”进行曝光,指出其名不副实,侵害了消费者权益。报道一出,惊动舆论。大呼上当受骗者有之,为郭德刚鸣冤叫屈者有之。然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郭德刚辩解声称自己也是受害者,并表示可能要状告中央电视台,主要依据是央视侵害了他的名誉权。尽管舆论渐渐冷却,但是管中窥豹,现实操作中新闻舆论监督面临的名誉权侵害风险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