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8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在国际大通道建设中,保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因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国际大通道建设中保山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2.
武警腾冲县森林中队是一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军队。自建队以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0、2001和2002年连续三年被武警森林指挥部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涌现出了被武警森林指挥部荣记二等功并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原中队指导员陈斌和被评为“优秀带兵班长”的杨海波一批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73.
保山的宜人气候,是大自然对保山人的厚爱和恩赐,是保山得天独厚的宝贵人居条件;充分发挥保山气候资源优势,建设全省的最佳人居盆地示范区,是促进保山气候资源升值的有效途径,并为保山下一步的建设发展和综合规划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4.
东汉所置哀牢县,位于何处,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在"腾冲、龙陵";有人认为在"腾冲、德宏";有人说是"猛卯"、"腾冲";更有人说在"今腾冲、德宏、临沧一带".通过史籍查证,认为东汉永平年间,显宗所置的哀牢县址,应在保山隆阳区永昌镇正阳北路南端"正阳北路信用社"附近.  相似文献   
75.
从“洞经的界定”出发,结合保山洞经的一些具体形态,对洞经的社会功能、保山洞经活动的基本形态、洞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等问题,做一点粗浅的探讨,并向专家们求教。  相似文献   
76.
滇西抗战期间,祖国西南边陲保山的进步文化运动蓬勃发展,保山人民筑起的这道“文化长城”,极大地推动了滇西抗战全面胜利的历史进程。保山进步文化运动的迅猛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人文环境原因,她不仅在抗日烽火中谱写了不可磨灭的辉煌乐章,而且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文化复兴中也有许多有益的启迪可资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77.
2006年12月12日下午,保山市委书记熊清华,副书记杨毅,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董礼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潘正彪,政研室副主任林德忠等领导专题听取了保山市档案局局长郭进忠对全市档案工作的汇报。  相似文献   
78.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坝子上就有许多带"屯"的村庄,是明洪武年间随傅友德、蓝玉、沐英从南京、江西等地从军垦田屯兵过来的。以"屯"命名村寨名是保山本地区的历史遗存。明代在保山实行的卫所及军屯制度,不仅构成了保山汉族移民的主源,同时缩小了保山同内地生产力的差距,极大地促进了保山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9.
保山作为小城市,但小城市亦有大文化。本文首次引入社会学、人类学中的"场""、圈"理论对保山的文化建设进行考察。认为从现实情况来看,保山大文化建设已经具备文化"场"的初型特征与资源基础,可以形成文化"圈"效应,二者的关系是一种线型发展的梯度线索,既统一,又辩证。并强调对保山大文化观的树立与培养,发挥保山大文化的标识功能、路径功能、理念功能的"软实力"作用,努力实现文化"场""圈"的建设旨归,即实现保山的经济文化一体化工程,树立起标徽式的保山小城大文化。  相似文献   
80.
探寻保山文化的主要特点。认为保山文化源于多民族的史前文化、哀牢文化,后来加上南诏文化的推动,明代汉民族的文化浸透,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以多民族的史前文化、哀牢文化、南诏文化为基础并吸收东南亚、南亚和西方文化的多元复合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