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7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427篇
教育   4082篇
科学研究   1083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6414篇
综合类   1448篇
文化理论   56篇
信息传播   2115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908篇
  2013年   850篇
  2012年   1033篇
  2011年   1168篇
  2010年   974篇
  2009年   1085篇
  2008年   1145篇
  2007年   964篇
  2006年   872篇
  2005年   733篇
  2004年   633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31.
通过对江苏省盐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知识层次、专业结构及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等方面的全面调查,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养与建设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32.
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多角度对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33.
艾仁 《文化市场》2000,(2):16-17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99年7月1日实施以来反响强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条例》立法精神正确、包涵面广、条款严谨、责任明确,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不少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条例》精神,转变管理思路,由以往侧重市场的准入向注重市场的监督转变;由侧重审核经营方式向注重监督经营内容转变;  相似文献   
934.
对广播体操的特点和广播体操对人体健身、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作用做了较系统地论述。  相似文献   
935.
本文对我国高等学校(以下称高校)体育的教育作了相应的分析,并根据当前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人对于社会的适应要求也随之提高等特点,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提出了我国高等学校未来将逐步由传统的体育教育迈向适应社会需要的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并对高校未来教学体制的改革进行了建设性探讨。  相似文献   
936.
937.
非正式群体是存在于学生集体中的客观现实。对学生进行终身健身教育是时代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笔者在论及学生中非正式群体对终身健身教育中的作用后,对如何进一步发挥非正式群体作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38.
采用文献综述和调查访问法,对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的项目投资开发体系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建立该体系的作用,可预测到项目开发成功的把握在哪里;哪方面有可能会出现问题,做到提前预知,早做准备;避免盲目行动,给正确投资,减少一定的社会风险.研究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39.
通过对甘肃省幼儿(3~6岁)、成年人(20~59岁)、老年人(60~70岁)等三类人群健身及相关状况问卷调查结果的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研究,分析了民众健身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40.
试论国民“小康情结”与全民健身体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小康社会与全民健身体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考察,指出:中国小康社会的理念,是滋生全民健身体育的沃土;中国迟来的小康社会进程,延缓了全民健身体育的步伐;民众逐渐步入小康生活水平的现实,是催生全民健身体育的温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是全民健身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发展全民健身体育中,思想观念的更新与物质条件的改善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应当注意克服“小康即安”、“无病即康”的社会意识,防范社会竞争对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创新全民健身体育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