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424篇
科学研究   37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33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放性特征,要求品德教师灵活掌握教学开放的策略,让儿童带着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参与课堂活动。使品德教学围绕着一致的教育目标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德育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相似文献   
122.
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缺乏创新性、深度不够等问题,以本科毕业设计培养目标为宗旨,从创建本科毕业设计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几个方面出发,对加强毕业设计全过程质量控制进行探讨,重点体现毕业设计教学团队专业化、教学库多样化、教学主体能动化、教学过程合作化及鼓励教学成果创新化的全过程控制特点,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教学贯穿一体,以期提高本科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3.
2005年,原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颁布实施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作为有幸参与“两纲”研制的亲历者之一,回顾“两纲”十年实践历程,越发感到“两纲”的制定实施完全有利于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完全有助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完全有益手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丰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这么说,不仅因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人格之魂,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2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125.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国际化、应用型”培养目标,提出了“全过程”教学实践模式,将每一阶段的教学实践形成一个逻辑链,贯穿始终.经过了四个学年的实施,将实施过程及结果通过数据展示出来,分析后提出完善教学实践体系的基本思路:以学校的留学生中心为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校园、社会、国外可资实践的资源,将阶段性实践目标化,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建立开放、持续的教学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26.
把品德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覆盖到儿童的整个生活,构建小学品德全过程教学:一是从教学时间上延伸,把品德教学时间从原来的课堂"40分钟",拉长到"一百天",以学期为单位整体安排实施;二是从空间上拓展,把学习环境由教室"小课堂"扩大到整个社会"大课堂",以最接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场景选择"课堂";三是从教学路径上拓宽,从较为单一的课堂活动,扩展到综合性学习,从而让学生从刻意的课堂回归到真实的生活,在道德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获得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7.
锐眼·阅悟     
学校要为学生种下美的种子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田国英周迅读了2021年《人民教育》第21期《追寻中小学美育落地生根之道》一文,深有同感,要真正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学校必须把美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一是完善美育课程设置。我们学校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及教师和社会资源的实际,拓展开发了京剧、剪纸等美育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28.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政治理念、是民主政治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遵循。全过程人民民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核心价值与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民主观念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体现了新时代深入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创造性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适应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实践,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原则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路径上要正确处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着力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坚持民主集中制、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技术上要实现民主理想与民主现实相平衡、民主原则与民主制度相一致、民主创新与民主经验相融合、民主竞争与民主贡献相促进。  相似文献   
129.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政策和策略,并上升至战略高度。中国共产党政策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人民至上”的政策属性,“一核多元”的政策结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民主集中制”的政策原则以及“问题导向”的政策品质。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为中国共产党因时因势制定政策和策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期待,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提供了价值理念和制度安排,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主题。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过程中的政策属性、政策结构、政策面向、政策原则与政策品质相互贯通,提供政策属性政治价值支撑,夯实“一核多元”政策结构,贯通“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以及促进政策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30.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在世界变局中重新审视民主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的总概括。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具有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底蕴,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完成了人民民主的升华,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意涵,实现了对人类民主发展成果的扬弃和超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逻辑有其自洽性,存在着一个从任务背景、领导者到主体力量、内在精神再到运作导向的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有显著优势的民主模式,能够避免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过度紧张以及权力机构之间的任性否决,确保了民主政治的高效率运作,有利于人民群众对公共决策和治理过程始终保持必要的发言权和实质性影响力,并且高质量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实质民主的各种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