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9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教育   3534篇
科学研究   165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87篇
综合类   153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41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图①:一艘巨轮(“开往社会主义”)正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中前行,一头鲨鱼(右派分子)高举着照明灯,对着巨轮大声叫嚷:“向这里走!向这里走!”,企图将巨轮引向“资本主义”的暗礁。暗礁旁边,已有不少人因轮船触礁而葬身海底。1957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起一场整风运动.发动各界人士帮助党整风。整风期间,出现了一些对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制度怀疑和不满的言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的猖狂进攻,必须坚决反击。  相似文献   
52.
甲烷的结构是绝大部分有机物结构的基础,若对其立体结构认识不足,常以为CH2C轼有两种结构。如自己动手搭建一下CH4、CH2Cl2的模型,并以碳原子为中心进行旋转和观察。这样做有以下好处:①能够切实体验甲烷的对称结构,属非极性分子;②明确CH2Cl2有两种的说法是因为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从而解除困惑。  相似文献   
53.
我们用好奇的双眼去认识世界,却难以看透物质内部的奥秘。让我们变换一个角度,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探究、归纳比较、联系实际、图形学习,并发挥我们的想像力,一定能探求和发现物质内部肉眼看不见的秘密,揭开自然界许多的不解之谜,使我们走进神奇的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原子,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而且还为我们继续学习原子的结构、元素、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4.
对木棉Bombax malabaricum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观察研究.在木棉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周的样式,分别对其进行了描述,并从导管分子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木棉导管分子中还存在着特殊的样式,对其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胡建新 《物理教师》2007,28(8):37-38
从一个例题入手,对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的计算方法存在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6.
危机状态下的角色划分及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状态下危机的影响,根据不同的组织及个人在危机状态下受到的影响和做出反应的不同可划分为9种角色,各个角色之间主要涉及到16种危机影响流。不同影响流的表现形式差异较大。这种基于危机角色和影响流来解释危机影响的方法,考虑了不同角色在危机事件中的付出与接受,易于解释危机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计算危机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57.
在两激光场与三能级分子相互作用系统中,调制光场的振幅和位相,诱导分子的局域模振动,并讨论了分子的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58.
、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用 5 0 0mL的纯净水瓶收集满二氧化碳 ,倒入约一半体积的水 ,盖紧瓶盖 ,振荡 ,塑料瓶被“压”瘪了 ,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附图实验装置二、证明分子间有间隔1.取一长 90cm、直径 1cm的粗玻璃管 ,一端封闭 ,外壁套一红色橡胶环作标志 (如附图 )。2 .先向玻璃管内倒入约40cm高的水 (水中可加少量品红 ) ,然后缓缓倒入约 40cm高的酒精。把红色橡皮套移到上液面处 ,仔细观察水和酒精交界处有一明显的界面。3 .用手指堵住管口 ,上下颠倒几次使酒精与水混合均匀。结果液面下降 2cm~ 3cm ,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三、证明氧…  相似文献   
59.
据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述了在全球环境变化引起的UV -B辐射过程中 ,植物对UV -B信号的感受和传导机理 ,其中包括细胞中UV -B信号受体 ,各种信号分子 (诸如活性氧、水杨酸、茉莉酸、乙烯和一氧化氮等 )的级联放大传递以及对于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 ,提出了UV -B胁迫信号传递的信号分子级联模型 ,从而为有效防护环境变化引起的UV -B辐射增强对于植物体的伤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设计合成及表征了一种含偶氮苯聚合物(PGMAA-20)材料.利用两束S偏振光作为泵浦光在PGMAA-20膜上刻写光栅并观察光栅的衍射信号;然后再用相衬显微镜直接观察偶氮苯薄膜上的光栅结构,并以分子取向机制为基础对光栅形成和消除过程提出了新解释,这种观点被实验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