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858篇
科学研究   179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93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唐诗盛美并臻,脍炙人口。而词以其变幻的形式、鲜明的节奏和多彩的音乐性深得文人喜爱重视。本文立足"唐五代词"和"北宋词"两个时期,抓住各自特点,浅析不同阶段词的魅力,学习技巧,以此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72.
姚远  黄金祥  颜帅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05,17(3):157-159
基于期刊传播学原理,对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创刊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北直农话报>半月刊的白话农学传播语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73.
《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承载了深厚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和内涵,其中的饮食文化,呈现出显著的鲁食风格,勾勒出齐鲁地区的肉食喜好与好饮之风,并体现了饮食发展史上"南食北渐"的过程.  相似文献   
974.
李建凤 《兰台世界》2007,(9X):57-58
《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承载了深厚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和内涵,其中的饮食文化,呈现出显著的鲁食风格,勾勒出齐鲁地区的肉食喜好与好饮之风,并体现了饮食发展史上“南食北渐”的过程。  相似文献   
975.
刘鹏 《北京档案》2007,(5):38-39
北京的山区,分布在北京郊区的西部和北部,从东北到西南略成一个半圆形,环抱着东南部的城区和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976.
教学内容: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P78.  相似文献   
977.
唐诗中的“北阙”、“南山”意象拥有多重象征意义。其中“北阙”蕴涵着双重建筑语言 ,这与隋唐长安城、关中地区拱卫向心的建筑布局有关。“南山”的“天阙”角色蕴涵使长安城的皇权意志从有限的人文建筑向无限的自然时空延伸。隋唐长安城的拱卫向心建筑布局 ,将唐朝的广袤国土凝聚在人格化建筑构型当中 ,寄寓着严肃深刻的皇权象征主题 ,赋予初盛唐诗歌雄浑博大、雍容深沉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978.
冬狮     
韩婷婷 《现代语文》2004,(10):39-39
英国国王亨利二世欲将帝国完整地传给心爱的小儿子约翰?他把这一想法说给了正值妙龄的情人阿莱斯。  相似文献   
979.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认为北派才是书法的正传,保存了隶书的古意,而北派书法又源于碑石,因此主张学习书法应以习碑为主,首倡碑学。经包世臣、康有为的倡导和宣扬,碑学兴起,盛行于清代后期的书坛。  相似文献   
980.
公元48年,匈奴发生分裂,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两部。此后在各方势力的影响下,南匈奴南迁附汉,北匈奴向西迁徙,最远迁到欧洲,给欧洲的民族大迁徙以及其它方面带来很大的影响。北匈奴迁徙的第一站就是中亚。本文要探讨的是为何迁到中亚的北匈奴没能象大月氏从游牧转为农耕过上定居的生活,而是继续往欧洲方向迁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