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8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选择中外档案学领域典型期刊近十年的数据,从引文量、引文类型、高被引期刊、高被引作者、引用半衰期等方面比较分析国内外学者引证行为,得出:国内引文总量高于国外,但附引率和篇均引文量低于国外,外文在国内档案学论文中的引用越来越多;国内引文数量集中区间长于国外,但高引文量的论文篇数低于国外;期刊论文、图书、史料和网络文献是档案学学者主要的引用来源,网络文献的引用越来越多;国内档案学高被引文献大多为专著,国外则多为期刊论文;《档案学通讯》和Restaurator分别是国内外档案学者引用最多的期刊;冯惠玲和Neevel JG分别是国内外被引频次最高的档案学者;国内档案学者倾向于引用新文献,国外档案学引文半衰期比国内长。  相似文献   
22.
文章对心理学学科文献的引用和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学科文献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指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心理学学科引用半衰期明显长于被引半衰期;心理学学科非常注重参考和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但引用外文文献的时效相对滞后,说明我国心理学研究落后于国际水平;基础心理学半衰期最长,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半衰期最短,比较符合偏理论的学科半衰期较长,偏应用的学科半衰期较短的规律。  相似文献   
23.
为了使期刊被引半衰期指标能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试就其具体操作做几点说明。  相似文献   
24.
25.
论美术期刊的老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6.
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引文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引文研究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体育期刊引文研究存在着研究对象范围与其时段呈反向。即时段短,研究对象范围大,但研究的要素与指标却较为全面,主要结论:扩大引文分析的时段与范围,可以更详细地揭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文献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27.
28.
29.
科技期刊下载量半衰期的建立及其文献计量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期刊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概念建立了期刊下载量半衰期。基于CNKI数据库的期刊下载量数据,计算出我国11种眼科学期刊的下载量半衰期,并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0年版)中的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我国11种眼科学期刊下载量半衰期介于1.802和6.056之间(3.524±1.074),明显小于期刊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与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期刊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期刊论文下载率和下载量等呈明显负相关,与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呈明显正相关,而与期刊他引影响因子和期刊影响力排序问卷调查结果无相关性。研究证实,下载量半衰期作为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具有一定合理性,它既可以作为文献老化的测度指标,又具有测度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功能。该指标属于反向评价指标,即下载量半衰期越大,期刊影响力越小。  相似文献   
30.
章文浪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8(3):121-123,103
对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曾经采用的图书零借阅率统计方法进行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半衰期理论提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并针对统计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