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84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德治国”是我国新时期的治国方略,是社会主义法制尚未健全时的重要手段,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现状。笔者认为,“以德治国”的关键在于“以德治党”。从本质意义上说,“德治”中的“德”首先是指执政党的、自身道德建设。“德治”是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2.
我国社会的转型,强烈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面对众多的价值取向,人们茫然不知所措.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整合问题,即寻求科学的价值导向,重新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43.
44.
在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层面上,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强调的是内在品德修养,追求的是人格高尚.境界崇高,更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依法治国。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传统的礼仪之帮,以德治国同样重要.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以德治国。法制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虽然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有  相似文献   
45.
46.
中国早期四土经营与民族整合过程中,文化至上的国家和民族观为早期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锻铸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集力,不断加速着中国早期四土经营与民族整合的历史进程.天下主义观念和大一统理论主导下的华夏文化的无限延伸与超地域扩展,为中国早期四土经营与民族整合奠定了广袤的地域基础.以德治边的边政思想下的羁縻绥抚政策,初步奠定了秦汉以后统一王朝藩属体制与民族政策的基本框架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四土经营与民族整合的深厚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的角度探究了德治与法治并举是我国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举措.认为助学贷款诚信的道德约束和法律规制功能是我国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德法并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同我国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建设具有价值旨归的一致性.德治与法治并举是我国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制度要求和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8.
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构想源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儒家倡导的"内圣外王"的天下观就是国内建设和谐社会,推及世界秩序的建构就是和谐世界。家国天下和谐理想与培养道德公民的目标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49.
"范畴"乃哲学思想的逻辑表达形式。基于思想学术体系构成之视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抽象和提炼习近平法治思想之核心范畴,是呈现习近平法治思想本真精神及其学术化的必要环节。作为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特色法治事业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中有关理论与实践、政治与法治、民主与法治、权力与权利、法治与德治等辩证关系的创新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精神,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核心范畴,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只有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 ,使德治和法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才能保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