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的重大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构建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长效机制,实现由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科学转化,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时代产物,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法治知识学习,提升学生法治素养。透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修订变化,以专题式教学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展开丰富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与清晰的逻辑。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也能够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探讨如何实现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基础课教学。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内容,从教育主体、教学内容和教育载体等维度提出建议,以使大学生具备理性的法治意识,实现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理论依托和价值所在。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法律制度迈向创新与守正的基本底线。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系是人民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结合的系统阐发。具体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价值是人本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更是时代和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法治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人民为中心既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在全面迈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道路必然彰显独特的制度价值和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法治思想既以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为理论基石,又以党的十八大之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为直接理论来源;以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为文化底蕴,又以人类法治文明成果为有益借鉴。集法治理论、观念、文化、文明之大成,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认识上的战略性、逻辑上的系统性、理论上的科学性、内容上的创新性、价值上的人民性等基本特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与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F0003-F0003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可以追溯到原天津河北师范学院1949年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和原河北北京师范学院1951年成立的政治课教研组。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3年6月,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设有"两系七室"教学机构,即思想政治教育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系2个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研究生思政课等7个教研室。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当代社会主义的主题与要旨。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指导中国法学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的过程中,也烙上了中国特色的印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使之在东方国度结出了累累硕果,其理论成果构成了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王爱忠  王勇 《山东教育》2021,(3):107-109
2020年山东省各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初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依据,积极探索以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考查对象,审视学生能否综合运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参与社会实际生活,在真实情景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化立德树人,聚焦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素养,凸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明的学科特色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的生成逻辑鲜明严谨,从文化、理论、历史、实践四个视角表征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思想民本性、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人本性、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尤其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人民性的智慧理念。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的核心内涵包括法治中国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评判。在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夯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的根本政治基石;建设德才兼备的法治队伍,强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的人才支撑;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的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年的治国理政中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理论,其过程有着深刻的逻辑必然性、历史规律性,其内容丰富厚重、系统完备,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这一重大理论创新,相关法治建设取得了新突破、新进展,开创了"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中国...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后继者发展和完善的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其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和不断丰富发展的与时俱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论,马克思结合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历史的发展中,道家思想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独特的领悟,在哲学史上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把道家思想的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有效地结合,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2.
对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真理标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识证明理论、阴阳思想和历史动力观之间的异同,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适当地进行中国传统哲学的渗透,以求得哲学教与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贡献主要体现为: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导;阐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为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统一战线话语是国家治理实践和中国话语建设的重要表征,它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滋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个人独特的语言禀赋。习近平新时代统一战线话语生成经历了实践积累期、发展成熟期和继续发展期。大统战工作格局、统一战线是全党的工作、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大团结大联合等话语体现了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格局、地位、策略、旨归。应从深化学科化建设、加强社会化传播、完善法治化保障、提升国际化水平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统一战线话语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15.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从哲学对立统一规律这个哲学根本规律入手,分析事物的矛盾,认清方法和特点,并且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本质。江泽民同志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  相似文献   

16.
差异的统一规律不仅贯穿在不同的辩证法范畴的相互关系之中,而且也贯穿在矛盾对立的统一规律、和谐的统一规律、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之中。所以,差异的统一规律才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而和谐的统一规律才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论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就是把法律置于人之上并使权力非人格化的思维。法治思维是法治原则、法律概念、法学原理、法律方法以及一些法律技术性规定等在思维中的有约束力的表现。法治思维既具有人类文明法治思维的一般性,也具有中国法治思维的特殊性。中国法治思维是人类文明法治思维在中国法治实践的具体应用和创新,是中国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抽象性概括和总结。不能以法治思维的特殊性否定法治思维的一般性,也不能通过法治思维的一般性而否定法治思维的特殊性,要处理好法治思维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沿着法治化方向改进高校学生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时代要求,结合相关法律的精神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理论,并依据这一理论指出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9.
苏联是第一个建成社会主义政权的国家,因此也就成为了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本土化的试点。实践表明,苏联在应用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方面是成功的,但在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面是失败的。无论是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还是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法治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即使在今天,对于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中国来说,其经验教训仍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新中国文学理论在改革开放时代精神指引下所创生的学术成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所揭示的文学性质,是文学中呈现出来的与人类的生存状态结合在一起的审美意识形态价值。它的产生不仅是中国新时期对艺术的科学认识的回归,而且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想的回归,在理论基础上是有马克思学说的人学与社会学统一的学理依据的。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在当代中国学术环境中再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人本主义思想,应该注重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建设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