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根据和必要条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 ,并以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说明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和确立的依据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对待中国传统哲学的科学态度和原则的说明 ,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作用的分析 ,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采取了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某些主要命题进行新的诠释;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某些成语、文学典故、民间格言解释现代哲学原理等途径创立了毛泽东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可大致划分为古代哲学、近现代哲学与当代哲学.当代中国哲学中的主流形态不是中国古代哲学、近现代哲学进一步发展更新形成的哲学,也不是中国当代本土生长起来的其他新的哲学,而是从外国引进、然后又加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是运用中国语言表达的、与中国传统哲学相融合的、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被中国人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的国家哲学.我们应该自觉地、积极地促进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中国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同中国哲学中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传统密切相关。当然,我们既要看到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一致性的一面,又要看到二者有对立的一面,要有自觉的批判意识。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应使二者相结合,分析、批判中国传统哲学,去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本文旨在探讨后一方面的结合问题 ,指出了二者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结合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本文强调二者相结合最好的途径就是“化理论为方法”,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为研究方法 ,用于中国哲学史领域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题中应有之义。二者的结合是一个互相推动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传统哲学将得到科学的清理,克服其朴素性和某些神秘性,使之成为现代哲学的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结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将大量地从传统哲学的优秀成分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这就是“古”与“今”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形式,不仅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而且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都是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哲学,是马克思主叉哲学的中国化。“实事求是”的哲学含义和哲学基础,毛泽东“实事求是”哲学思想中的唯物史观,邓小平对“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当今党和国家领导人“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以实践为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 ,最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市场经济实践相结合 ,吸收西方哲学的优秀成果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土壤中 ,继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渐的深入人心,并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本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我国传统哲学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根据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此提高了我国传统哲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回答上的不可回避;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哲学基础;知行统一在实践观上的相通;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理想”的共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格培养模式的相似等理论契合点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内在根据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无论哲学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存在着哲学课难上的现象,加之是基础课,课程设置又多以舍堂课为主,这无形中更加重了教师上课的难度和学生不重视的程度。本文以此为契机,对目前哲学教学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分析了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尝试和体会,指出要想真正走出哲学教学的困境,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不是一种语言视域中的概念,二者可以视为具有类似的宇宙论起源,但核心范畴不同,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向度不同。目前,西方哲学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向:知识论向语言论的转向。但中国哲学由于汉语作为象形文字的局限,在新一轮哲学发展方向的选择上无所适从。正确地审视中国哲学的缺陷,以西方哲学——"philosophy"的视域审视我们的哲学,在今天的哲学界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与时俱进:哲学教学生命力之所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哲学更是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作为自己的责任。哲学之所有具有这么持久的生命力,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吸收当时科学和其他哲学流派的优秀成果,能够根据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但是,近几十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变化却非常缓慢,这在哲学教材、哲学教学以及人们对哲学的态度上都有所体现。我认为,哲学教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要保持其生命力,关键在于能否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开创者之一的冯友兰,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形成了自己的中国哲学观,其中既包含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看法,又有具体的儒学观、道家观、佛学观等。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的情况下,重新解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有着重要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5.
"第九届全国冯友兰哲学研讨会"于2010年8月在河南唐河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冯友兰哲学与中国现代哲学"的主题,主要从冯友兰哲学与哲学史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价值、方法论思想、境界说、局限性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成果斐然。  相似文献   

16.
批判与反思:实践哲学视野中的中国教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学在诞生之初就与实践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后的教育学因遗忘了实践哲学而走入了迷惘之境,同时也因实践哲学的复兴而走向新生。面对西方实践哲学的复兴,当下的我们该如何让教育学说中国话?为此,本文在阐述中国哲学和“教育学”的实践特质的基础上,从实践哲学的视角对中国的教育学进行了批判反思,以为中国教育学的未来发展寻找新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17.
教学哲学是教学思想的前提反思,对象是教学思想,方法是前提反思,任务是反思教学思想的前提,揭示教学活动的合理性。教学哲学就是通过对教学思想的前提反思,建构合理性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学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教坛哲学已陷入低谷,走出这个低谷,需要我们走出哲学教育理念的误区,还原哲学的本性;走出哲学教材体系的传统模式,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走出哲学教学方法的单一注入式,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走出哲学课程考试的教条,丰富考试形式。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校的“中国哲学史”课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哲学”外延宽广,重课前阅读、分组讨论、论文写作、平日成绩,讲求实效。这给中国大陆高校“中国哲学史”课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追求实用,增进对现实生活的干预;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重视原著,直面原汁原味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冯友兰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试图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某种程度的结合,在中国传统哲学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