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687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625篇
教育   168930篇
科学研究   14188篇
各国文化   4679篇
体育   11887篇
综合类   9588篇
文化理论   6287篇
信息传播   38268篇
  2024年   1234篇
  2023年   4924篇
  2022年   2497篇
  2021年   3858篇
  2020年   4237篇
  2019年   4494篇
  2018年   2423篇
  2017年   4185篇
  2016年   5217篇
  2015年   9058篇
  2014年   20971篇
  2013年   17979篇
  2012年   21334篇
  2011年   21622篇
  2010年   18428篇
  2009年   18114篇
  2008年   21365篇
  2007年   16624篇
  2006年   11790篇
  2005年   10012篇
  2004年   8260篇
  2003年   7097篇
  2002年   5681篇
  2001年   4563篇
  2000年   3281篇
  1999年   1290篇
  1998年   872篇
  1997年   728篇
  1996年   450篇
  1995年   346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42.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我们更多片面地强调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忽视了物理学科的德育任务和红色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其实物理教学中的德育任务和红色文化的渗透有自己的特色,虽然物理属于理科范畴,强调对物质运动规律的研究,但是同时也蕴含着大量的红色基因,而这些红色基因需要物理教师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将其应用于德育教学之中。虽然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其核心都是力求丰富教学内涵。教学内涵的丰富,仅靠形式的改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充实与多样。  相似文献   
43.
在教育中,教师指导着学生,学生也引导着教师。他们的友善与包容鼓舞我自我完善,他们求知的渴望与追求督促我快速探索获取知识。基于此,发展和优化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4.
《构建特色德育模式,提高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是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依托课题研究,引领全省中小学在地域、校本、班本三个层面进行特色挖掘与文化的培育工作。通过专题培训、论坛大赛、网络教研、课题研究等形式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了教师特色文化的创建能力和行动研究能力。同时特色德育模式的构建,引领学生价值取向,体现主体内化,注重道德实践,挖掘学生潜能,促进了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45.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体系中不可忽视的构成内容。纵观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我国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词块积累和语法结构,欠缺关注他们的文化意识的树立,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会弱化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了更好地深化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笔者将针对文化元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初步分析,以此希望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46.
47.
48.
《新闻界》2020,(1):46-51
新闻文本的意义生产模式制约新闻的传播力,新闻文本的意义生产研究容易仅局限于新闻文本本身,却忽视不同伴随文本之间的关联性,而伴随文本决定着文本意义的生成与解读。本研究以中美女主播"越洋对话"为例,分析其伴随文本对于新闻文本意义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其显性伴随文本预设新闻文本的表意角度,生成性伴随文本拓展新闻文本的表意深度,解释性伴随文本延伸新闻文本的表意广度,突破单一新闻文本表意不足的缺点,最终形成新闻报道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49.
50.
为了探究大学生孤独感、手机成瘾倾向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采用UCLA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人生意义感问卷,选取408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相关性不显著;(2)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都显著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在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低生命意义感大学生的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力更强。因此,大学生的孤独感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能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低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加剧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作用,而高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使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