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教育   2691篇
科学研究   466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11715篇
综合类   1334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559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1108篇
  2013年   1012篇
  2012年   1321篇
  2011年   1349篇
  2010年   1183篇
  2009年   1344篇
  2008年   1452篇
  2007年   1262篇
  2006年   1150篇
  2005年   1003篇
  2004年   806篇
  2003年   469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439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论中华武术的传统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洪武  汪伟信 《武当》2004,(1):32-33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以其丰富、瑰丽、独具特色辉耀于世,而中国武术又以其绚丽多姿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中华武术,无处不闪现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其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练习实践,均受到传统社会  相似文献   
192.
中国已经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这为我国武术市场带来很大的机遇,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当前武术市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武术市场目前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3.
心意拳功理的客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高华 《体育学刊》2003,10(4):77-79
心意拳是我国传统武术大系中脱颖而出一种内家拳派,有一套相对完备的习练方法和扎实功理基础。它还总括了诸多拳派养生与技击的要义。  相似文献   
194.
针对高师函授现行武术教法与普通高师相似或雷同,存在的“普教化”现象,提出从函授教育本身的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注重方法教学,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5.
武术是高师体育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同其它课程一样,它也包括掌握知识、技术技能、品德培养和专业教育在内的相似的课程日标体系。民族的化遗产,它与源于西方的许具有明显不同的化内涵,而化的但是,作为中华多现代体育课程差异对课程目标要素的确定、课程目标达成的方法选择以及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运用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把武术深刻的化底蕴同现代武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达成课程口标,我们就不能不从化学的层面来进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6.
十九、乙右跨步斜斩剑,甲提右膝下拦 乙右脚向右侧上方跨步,右转体46度成右弓步,重心落于右腿,左腿自然蹬直;同时,右手持剑向上向左再向前右下弧行斩剑,置于右膝前,上身略前探,手心向下。左剑指弧形环绕向上停于头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视剑锋(图20)。  相似文献   
197.
198.
《武当》2003,(2):64-64
为了进一步研究、普及推广武当内家拳法,武当杂志社、武当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经过两年努力,编辑出《武当武术精萃》(第一部),最近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是武当文化丛书一部分(武术部类),又是《武当》创刊二十周年精华选本。武当武术挖整工作历经近二十余年,挖整功法套路200多种,文字材料达3000余万字,但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99.
采用训练现场监测方式,测试武术运动员在不同负荷下反应时、肌肉用力感、操作思维及肘关节动觉准确性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负荷加大,反应时下降;其余几项指标在次大负荷时有所提高,而在大负荷时又呈现下降趋势,且感受性的变化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0.
土家族武术     
白木 《精武》2003,(8):51-51
土家族世代好武,成为传统。在长期的渔猎、农牧、战争生活中,土家族创造出种类繁多、独具民族气质的地方特色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