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23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286篇
教育   25576篇
科学研究   1511篇
各国文化   101篇
体育   9756篇
综合类   2205篇
文化理论   186篇
信息传播   2251篇
  2024年   258篇
  2023年   669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897篇
  2020年   1092篇
  2019年   970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461篇
  2016年   541篇
  2015年   1090篇
  2014年   2599篇
  2013年   2147篇
  2012年   2829篇
  2011年   2854篇
  2010年   2541篇
  2009年   2734篇
  2008年   3294篇
  2007年   2897篇
  2006年   2408篇
  2005年   2059篇
  2004年   1830篇
  2003年   1612篇
  2002年   1674篇
  2001年   1229篇
  2000年   860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道德人格"与其说是一个含糊的评价词,不如说是一个有着复杂动态结构的人格体系。"道德自足"和"无害性利他"作为个体道德实践的价值底线,意味着"自足性道德人"应当成为包括成人世界在内的整个社会人群自觉的人格追求。通过培养包括成人在内的整个"价值教育共同体"的价值理性和价值自觉,而不是单单强调学校教育实践者的单方面作为,这将为学校教育回归生活提供一片广阔的价值教育空间。  相似文献   
992.
春天不远     
我知道,上帝死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寒冬呢?热情消散了,道德失踪了,信仰死去了。这该死的冬天呵,它把天上的水和人们的心一起变成了冰。不过,即便如此,我们是否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春天以后都不会再到来了?  相似文献   
993.
辜夕娟在《云南电大学报》2011年第1期发表文章称,“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和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信”是中华民族立身安命的道德根基和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范。“信”是孔子的重要德目之一,是“五常”之一,在我国的传统道德中被视为“立人之道”。老子说,“轻诺而寡信”。  相似文献   
99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标准,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如果脱离儿童的生活讲道德,讲行为准则,他们习得的往往  相似文献   
995.
他天赋一般,但进取精神、刻苦程度和对自身严格的道德约束,让当今的很多明星汗颜。人们称他为演艺界的劳模,他却说“工作像在玩一样”;  相似文献   
996.
刘建刚 《课外阅读》2011,(11):65-66
诵读经典是人类几千年来总结出的最经济、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承文明是教育的重要责任。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人的道德品性、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从转变人心入手;让孩子们来诵读经典,从根上汲取丰富的营养,在他们人生的转折时期,进行正向性的发展,早日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会与人交往,学会真,善,美,学会用道德准则去处世。  相似文献   
997.
孙璐璇 《课外阅读》2011,(10):373-373
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21世纪教育行动纲领》所提出的重要任务,作为美育范畴的歌唱教育便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是通过美的声音和愉悦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幼儿的道德情操,发展幼儿身心机能,开发幼儿形象思维、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使幼儿身心两方面同时受到教育,其教育功能也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998.
分析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或内涵丰富、或词句瑰丽灿烂、或意境优美,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令人叹为观止。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发掘古诗内在蕴藏的美,进入优美的意境,品味精练形象的语言,从而打开心扉,激发心灵的共鸣,陶冶道德情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的语言精练、讲求韵律、感情强  相似文献   
1000.
武术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历史发展的长河积淀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逐渐的成为了一个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系统,成为了世界认识中国的名片之一。文章从无数的功能开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武术的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哲理性、中国武术生态学意义上的多样性、中国武术道德的至上性等哲学特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提供理论层次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