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599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53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何菊芳 《家教世界》2013,(9X):140-140
<正>随着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全面推行和使用,课堂评价在教学改革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的课堂评价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我们语文老师纷纷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出现了无原则的评价,不论学生回答的好坏,"很好"、"非常好"、"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太棒了""、大家表扬他"等课堂评价语言已成为我们广大教师课堂评价的流  相似文献   
102.
以流传于闽南地区的拍胸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查法,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拍胸舞产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变迁进行分析,指出拍胸舞的保护与传承应加强传统保护方法,丰富其保护传承途径,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3.
自《丝路花雨》创演成功以来,中国当代敦煌舞蹈流派已经逐步形成并获得不断完善与发展,详细论述了当代敦煌舞蹈流派的存在、形成机制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4.
杨斌 《文教资料》2013,(16):1-2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第三句诗究竟是"形夭无千岁"还是"刑天舞干戚",自宋代产生争论以来,到今天这两种说法依然并存。本文主要从上下文义、句式、版本、校勘、"篇指一事"和组诗等六个方面对此论争加以综述,并以"形夭无千岁"为是。  相似文献   
105.
张光耀 《大学生》2013,(18):66-66
正说起求职,其实真的是人生的一段无奈。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没有想过有关工作的事情。我就想好好念书,然后出国,至于工作,真的离我很远。由于大四上学期考研,没有找到单位,所以毕业实习这件事我就服从了学校的安排。我们的实习时间从3月9日开始。时间和找工作时间冲突。3月中旬都是好公司招聘,等于我错过了黄金时间,我又害怕4月份找不到工作,所以我找工作的黄金时间只有10天,压力很大。我登陆了宣讲会系统。在那里,我逐条认  相似文献   
106.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融入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有助于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且有利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全民健身的深入落实.本文利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与现场观摩等方法,对黄龙溪镇所管辖的8个村和1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火龙灯舞健身价值认识正确;对火龙灯舞的历史起源与文化特色有浓厚兴趣;传统民俗节庆节日是集中开展火龙灯舞的日子;40岁及以上人群是参与火龙灯舞的主要人群;制约社区开展火龙灯舞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管理的缺失;传承人匮乏;民间体育赖以生存的土壤丧失;经费无保障.本文拟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7.
108.
婺源傩舞是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可行性,总结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内容,并根据目前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现状,探讨婺源傩舞在传播中的困境,分析在跨文化视域下,婺源傩舞如何对外传播,从而使江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同时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9.
110.
通过对汉民族的舞蹈艺术——秧歌舞蹈的审美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发展变化的轨迹。只有与异域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走向世界,拥有现代审美意识,才能最好地保持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