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55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在当前形势下怎样优化医学基础研究选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作者从医学基础研究选题的目的性、来源、计划性、科学性和实施5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认为在策划医学验研究题时,必须持严肃、慎重、科学的态度,以保证医学基础研究选题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52.
现总结解函数题必备的四种意识,旨在强化同学们解此类问题的目的性及方向性. 一、回归定义的意识 理解定义并活用定义是解数学题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53.
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的设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作业布置的目的性不明;第二,作业布置形式单一,偏重课本,大多为机械性作业;第三,作业设计布置没有针对性。那么如何来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54.
科学是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用探究实验的手段可以验证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进而形成科学结论。为了科学活动探究更加有效,我认为科学活动探究应该体现"五性"。1明确目的性目的性是指探究者在探究活动之前要目的明确。它有两个重要作用:①能产生一种对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55.
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构建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的研究已不断深入。本文对新时期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56.
正课堂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阵地,英语教学要创设合适的主题情景才能提高效率。主题情景的创设要有目的性、趣味性,要合情合理、贴近生活,在愉快的场景中进行英语学习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创设有目的性的主题情景主题情景的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要做到充分考虑,精心设计,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情景的创设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有放有收,  相似文献   
57.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作业的设计和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语文作业的设计既要符合语文教学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语文作业的设计所产生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因此,在优化作业设计上,应该力求做到语文作业布置的目的性、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58.
初中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化学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主要是化学教师无法改变孩子对生活经验、直观感觉的"真空"状态.如果我们能把要学习的内容事先进行很好地铺垫,给学生足够的预备知识,一样能把孩子轻松地引入化学世界.  相似文献   
59.
许多事情往往过犹不及。就说人的行为,没有目的当然不行,目的性太强了更不行。目的性太强了.就会出现“目的颤抖”。什么叫“目的颤抖”?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被试者给小小的绣花针穿上线,事先激发他们不同强度的目的性,比如设置价值不同的奖品。结果发现,被试者目的性越强,越全神贯注地努力,手就越颤抖得厉害,线越不容易穿入。  相似文献   
60.
"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各种知识与技巧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这种"学以致用"的目的性让学习者认识到,它更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途径有两方面:一是让学生通过已积累的生活实际中的人、事、物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或验证所学的知识;二是应用数学知识、概念、思维、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如何让数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